×

音步是什么意思

[ yīnbù ]   用"音步"造句
  • 表现诗歌节奏的音组。 也称顿。
       ▶ 张志岳 《从古典格律诗的发展到建立新诗格律的途径》: “﹝五言诗﹞每行五个字, 念起来是三个音步, 前两个是双音步, 后一个是单音步。”
  • :    yīn ㄧㄣˉ1)声,亦特指有节奏的声:声~。~乐(yuè)。~律。~...
  • :    bù ㄅㄨˋ1)行走:~兵。~行(xíng)。徒~。信~。闲~。固~自...
  • 音气:      1.  指古代以律管测定的节气。    ▶ 《书‧舜典》“声依永, 律和声” 孔 传: “声谓五声, 宫、商、角、徵、羽;律谓六律、六吕, 十二月之音气。 言当依声律以和乐。”参见“ 葭灰 ”、“ 灰管 ”。    2.  犹声气。 指说话的声音、语气、气概。    ▶ 汉 王充 《论衡‧是应》: “人含五常, 音气交通, 且犹不能相知。”    ▶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 董仲舒 尝下帷独咏, 忽有客来, 风姿音气, 殊为不凡。”    ▶ 《魏书‧高遵传》: “ 遵 形貌庄洁, 音气雄畅。”
  • 音格:    指诗歌的格律。    ▶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绿窗遗稿》: “﹝故妻 孙氏 蕙兰 ﹞因其弟受 唐 诗家法于庭, 取而读之, 得其音格, 辄能为近体五七言, 语皆闲雅可诵。”
  • 音波:    yīnbō声波。

相关词汇

        :    yīn ㄧㄣˉ1)声,亦特指有节奏的声:声~。~乐(yuè)。~律。~...
        :    bù ㄅㄨˋ1)行走:~兵。~行(xíng)。徒~。信~。闲~。固~自...
        音气:      1.  指古代以律管测定的节气。    ▶ 《书‧舜典》“声依永, 律和声” 孔 传: “声谓五声, 宫、商、角、徵、羽;律谓六律、六吕, 十二月之音气。 言当依声律以和乐。”参见“ 葭灰 ”、“ 灰管 ”。    2.  犹声气。 指说话的声音、语气、气概。    ▶ 汉 王充 《论衡‧是应》: “人含五常, 音气交通, 且犹不能相知。”    ▶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 董仲舒 尝下帷独咏, 忽有客来, 风姿音气, 殊为不凡。”    ▶ 《魏书‧高遵传》: “ 遵 形貌庄洁, 音气雄畅。”
        音格:    指诗歌的格律。    ▶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绿窗遗稿》: “﹝故妻 孙氏 蕙兰 ﹞因其弟受 唐 诗家法于庭, 取而读之, 得其音格, 辄能为近体五七言, 语皆闲雅可诵。”
        音波:    yīnbō声波。
        音标:    yīnbiāo语音学上用来记录语音的符号,如国际音标。
        音片:    唱片。    ▶ 续范亭 《五百字诗》序: “饭后花下漫谈, 音片自奏。”
        音曲:    乐声曲调。    ▶ 《三国志‧魏志‧韩传》: “俗喜歌舞饮酒。 有瑟, 其形似筑, 弹之亦有音曲。”    ▶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 “弦歌淫冶之音曲, 以誂 文君 之动心。”    ▶ 《礼记‧学记》“不能安弦” 唐 孔颖达 疏: “先学杂弄, 然后音曲乃成也。”
        音监:    古时监督乐人的官员。    ▶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音乐》: “乐府音监 景武 。”原注: “音监, 监主乐人也。”
        音景:    音声与姿影。    ▶ 《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 “苟形声之翳没, 虽音景其必藏。”    ▶ 张铣 注: “音, 响;景, 影也。”
        音盲:    yīnmáng[tone-deaf] 不善辨别音高
        音旨:      1.  言辞旨意。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讽味遗言, 不如亲承音旨。”    ▶ 唐 崔颢 《结定襄郡狱效陶体》诗: “此乡多杂俗, 戎夏殊音旨。”    2.  犹音信。    ▶ 唐 王昌龄 《巴陵别刘处士》诗: “ 湘 中有来雁, 雨雪候音旨。”    ▶ 宋 梅尧臣 《朔风寄永叔》诗: “所思在南国, 遐路阔音旨。”

其他语言

相邻词汇

  1. "音旨"什么意思
  2. "音景"什么意思
  3. "音曲"什么意思
  4. "音标"什么意思
  5. "音格"什么意思
  6. "音气"什么意思
  7. "音波"什么意思
  8. "音片"什么意思
  9. "音监"什么意思
  10. "音盲"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