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律。 吕, 律吕, 阳六为律, 阴六为吕。 ▶ 元 乔吉 《扬州梦》第三摺: “知音吕, 借意儿嘲风咏月;有体段, 当场儿颠竹分茶。” ▶ 明 汤式 《一枝花‧赠教坊张韶舞善吹箫》套曲: “七数明, 指法轻清;六律谐, 音吕和平。”参见“ 音律 ”。 音: yīn ㄧㄣˉ1)声,亦特指有节奏的声:声~。~乐(yuè)。~律。~...吕: lǚ ㄌㄩˇ1)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有六种,总称“六吕”。2)...音和: 反切的一种。 指反切上字与所切之字声母相同, 反切下字与所切之字声调及韵母相同。 也称“音和切”。 ▶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艺文二》: “所谓切韵者, 上字为切, 下字为韵。 切须归本母, 韵须归本等。 切归本母, 谓之音和, 如‘德红’为‘东’之类。 ‘德’与‘东’同一母也。” ▶ 《切韵指掌图‧检例下》: “凡切字, 以上者为切, 下者为韵, 取同音、同母、同韵、同等四者皆同, 谓之音和。” 音吐: 谈吐。 ▶ 《南齐书‧庾杲之传》: “ 杲之 风范和润, 善音吐。” ▶ 宋 叶适 《朝请大夫主管冲佑观焕章侍郎陈公墓志铭》: “﹝ 陈思诚 ﹞美仪观, 音吐融畅。” 音品: yīnpǐn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