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ǒu ㄉㄡˇ
1)斜度很大,近于垂直:~坡。~峭。~立。~峻。
2)突然:~然。~变。
·参考词汇:
precipitous steep陡变 陡立 陡然 陡坡 陡峭 陡壁 陡度 陡峻 陡削
- 陡上: 上坡。 ▶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十一章: “从开工到五月上旬, 把‘平盘’的一部分先完成了;接着是打通往‘陡上’的一部分, 这比起平盘那部更艰难。”原注: “陡上, 即上坡的意思。”
- 陠: pū ㄆㄨˉ1)偏斜。
- 陡削: dǒuxiāo[sheer precipitous] 山势等陡峭,像用刀削过一样陡削的山崖
- 陟降: 1. 升降, 上下。 ▶ 《诗‧大雅‧文王》: “ 文王 陟降, 在帝左右。” ▶ 朱熹 集传: “盖以 文王 之神在天, 一升一降, 无时不在上帝之左右, 是以子孙蒙其福泽, 而君有天下也。” ▶ 马瑞辰 通释: “《集传》之说是也……古者言天及祖宗之默佑, 皆曰陟降。 ▶ 《敬之》诗曰: ‘无曰高高在上, 陟降厥土, 日监在兹。 ’此言天之陟降也。 ▶ 《闵予小子》诗曰: ‘念兹皇祖, 陟降庭止。 ’《访落》诗曰: ‘绍庭上下, 陟降厥家。 ’此言祖宗之陟降也。 天陟降, 文王 之神亦随天神为陟降。 故曰‘ 文王 陟降, 在帝左右’。”后因以为祖宗神灵暗中保佑之义。 ▶ 唐 包佶 《祀雨师乐章‧迎神》: “陟降左右, 诚达幽圆。” ▶ 宋 陈亮 《重华宫正谢表》: “付托得人, 爰上 唐 家之寿;陟降在帝, 孰知 文后 之声!” 清 唐孙华 《石鼓歌》: “ 尼父 尊 周 本素志, 陟降或有神灵游。” 2. 犹往来。 ▶ 唐 柳宗元 《送辛殆庶下第游南郑序》: “今则囊如悬罄, 佣室寓食。 方将适千里求仁人, 被冒畏景, 陟降栈道。” ▶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五年》: “大礼史 王曾 言: ‘皇帝执玉被衮, 酌献七室, 而每室奏乐章, 恐陟降为劳, 请节宫架之奏。 ’” 王国维 《观堂集林‧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 “古又有陟降一语, 古人言陟降犹今人言往来, 不必兼陟与降二义。” 3. 谓中晷影的长短变化。 ▶ 《新唐书‧历志三上》: “中晷长短, 谓之陟降。 景长则夜短, 景短则夜长。 积其陟降, 谓之消息。”
- 陡变: dǒubiàn突然改变或变化:面色~ㄧ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