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平绝倒是什么意思

发音:   用"阿平绝倒"造句
  • 据《晋书·卫玠传》及《王澄传》载,玠好言玄理。琅玡王澄字平子,兄昵称之曰:“阿平”。有高名,少所推许,每闻玠言,辄叹息绝倒。故时为之语曰:“卫玠谈道,平子绝倒。”后因以“阿平绝倒”谓对对方的言论极为佩服。亦用为讥讽言论极为乖谬,常贻笑大方。
  • 阿平:    晋 王衍 对弟 澄 的昵称。    ▶ 《晋书‧王...
  • 绝倒:    juédǎo〈书〉形容大笑,前仰后合:诙谐百出,令人~。
  • 阿平:    晋 王衍 对弟 澄 的昵称。    ▶ 《晋书‧王澄传》: “ 澄 字 平子 …… 衍 ( 澄 兄)有重名于世, 时人许以人伦之鉴, 尤重 澄 及 王敦 、 庾敳 。 尝为天下人士目曰: ‘ 阿平 第一, 子嵩 第二, 处仲 第三。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 王敦 为大将军, 镇 豫章 。    ▶ 卫玠 避乱, 从 洛 投 敦 , 相见欣然, 谈话弥日。 于时 谢鲲 为长史, 敦 谓 鲲 曰: ‘不意 永嘉 之中, 复闻 正始 之音。    ▶ 阿平 若在, 当复绝倒。 ’”
  • 阿庇亚大道:    [Appian Way]拉丁语作Via Appia。最早和最有名的古罗马大道,从罗马通往坎帕尼亚和意大利南部。阿庇亚大道在公元前312年由监察官A.克劳狄(失明的)开始督造。最初这条路只连接古代的卡普阿,全长212千米。到公元前244年,它又延长了370千米,到达意大利“靴跟”的布伦迪休姆(今布林迪西)港。这条路的路面稍微凸起,使它易于排水。路基以石灰泥粘合大石块来建造,形成了这条路良好的表面,是运送货物到海港(再输出至希腊和东地中海各地)的主要大道。这条道路在罗马城外至今仍可看见。
  • 阿平絶倒:    阿平絶倒 基本解释:1.据《晋书.卫玠传》及《王澄传》载﹐玠好言玄理。琅玡王澄字平子﹐兄昵称之曰﹕"阿平"。有高名﹐少所推许﹐每闻玠言﹐辄叹息绝倒。故时为之语曰﹕"卫玠谈道﹐平子絶倒。"后因以"阿平絶倒"谓对对方的言论极为佩服。亦用为讥讽言论极为乖谬﹐常贻笑大方。

相关词汇

        阿平:    晋 王衍 对弟 澄 的昵称。    ▶ 《晋书‧王...
        绝倒:    juédǎo〈书〉形容大笑,前仰后合:诙谐百出,令人~。
        阿平:    晋 王衍 对弟 澄 的昵称。    ▶ 《晋书‧王澄传》: “ 澄 字 平子 …… 衍 ( 澄 兄)有重名于世, 时人许以人伦之鉴, 尤重 澄 及 王敦 、 庾敳 。 尝为天下人士目曰: ‘ 阿平 第一, 子嵩 第二, 处仲 第三。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 王敦 为大将军, 镇 豫章 。    ▶ 卫玠 避乱, 从 洛 投 敦 , 相见欣然, 谈话弥日。 于时 谢鲲 为长史, 敦 谓 鲲 曰: ‘不意 永嘉 之中, 复闻 正始 之音。    ▶ 阿平 若在, 当复绝倒。 ’”
        阿庇亚大道:    [Appian Way]拉丁语作Via Appia。最早和最有名的古罗马大道,从罗马通往坎帕尼亚和意大利南部。阿庇亚大道在公元前312年由监察官A.克劳狄(失明的)开始督造。最初这条路只连接古代的卡普阿,全长212千米。到公元前244年,它又延长了370千米,到达意大利“靴跟”的布伦迪休姆(今布林迪西)港。这条路的路面稍微凸起,使它易于排水。路基以石灰泥粘合大石块来建造,形成了这条路良好的表面,是运送货物到海港(再输出至希腊和东地中海各地)的主要大道。这条道路在罗马城外至今仍可看见。
        阿平絶倒:    阿平絶倒 基本解释:1.据《晋书.卫玠传》及《王澄传》载﹐玠好言玄理。琅玡王澄字平子﹐兄昵称之曰﹕"阿平"。有高名﹐少所推许﹐每闻玠言﹐辄叹息绝倒。故时为之语曰﹕"卫玠谈道﹐平子絶倒。"后因以"阿平絶倒"谓对对方的言论极为佩服。亦用为讥讽言论极为乖谬﹐常贻笑大方。
        阿底·格兰特:    [Adi Granth]旁遮普语,意为“第一书”。印度锡克教圣典,收录锡克教古鲁(即祖师)以及印度教、伊斯兰教圣人所作将近6,000首歌偈,是所有寺庙崇拜的宗旨。每天仪式性地打开和合上,在特殊场合上则持续诵念。此经初版于1604年,由锡克教第5代古鲁阿尔琼(Arjan)编成,所收内容包括他本人著作、前4代古鲁的祈祷诗和圣人们的圣诗。1704年第10代(末代)古鲁哥宾德·辛格(GobindSingh)增加更多的赞歌,并嘱信徒在他死后即以《阿底·格兰特》为祖师,从中求得指引。歌偈按照乐曲类别编排,所用语言多为旁遮普语或印地语,内容包括基本祈祷文、最重要的经文(由那纳克所著)及根据“拉加”(raga)曲调编写,可供唱颂的歌偈。
        阿底峡:    阿底峡(Atisa 982~1054) 古印度僧人、佛学家。汉名无极自在,本名月藏,法名燃灯吉祥智。生于巴格浦尔(另说班加尔或比哈尔)。11岁在那烂陀寺从觉贤学习佛学,旋去王舍城跟密教大师阿缚都底波陀学习密法,尔后又去超戒寺从那洛波钻研显密两乘。29岁在菩提伽耶摩底寺(另说奥坦多补梨寺)从戒护受具足戒,学习戒律,又从法护学习显教经典。在1013年阿富汗的穆突起默德·伽塞尼的穆斯林军队最后一次侵入印度前,他去金地岛(今苏门答腊)从法称学习密法,并去锡兰(今斯里兰卡)钻研大小乘经论和密咒。44岁时返印度,出任超戒寺首座(大上座),声名极盛,与宝生寂、觉贤、阿缚都底波陀、动毗波、寂贤等人一起被称为超戒寺八贤。 西藏后弘期开始时入藏弘法的印度著名高僧,对西藏佛教在10世纪后重新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阿底峡出身王族,是今孟加拉国首都达卡附近人。二十九岁出家。出家后先后师事香蒂巴、那洛巴等印度著名大师,成为精通五明的大班智达。其后,先后出任印度十八个寺院的住持。其间他在五十九岁任超岩寺(印度著名寺院)上座时,名震四方,影响最大。 阿底峡入藏弘法是与当时藏西古格王朝国王意希沃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意希沃是一位奉佛笃深的国王,为了复兴藏地佛教,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在西藏佛教史上流传着许多佳话。据记载,他为了邀请阿底峡入藏,按照阿底峡提出的要求,到处搜刮黄金,当他搜刮到噶洛国时兵败被俘。后来他的孙子绛曲沃设法以黄金去赎他,可他为法而忘躯,仍坚持要以黄金去请阿底峡,最后被敌国杀害了。 阿底峡接到古格王朝的邀请后于1040年动身,1041年到达尼泊尔,1042年到达古格。在古格时,他主要住在托林寺。他在古格进行的宗教活动除了讲经和翻译经典外,还为绛曲沃写了一部《菩提道灯论》。这部著作是他针对当时西藏佛教界的弊病而写的,在西藏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阿底峡由此而被后人推尊为“佛尊”。 阿底峡在古格住了三年,1045年起程准备返回超岩寺。当他行至布让地方,遇到仲敦巴等人,他们是卫藏(指拉萨地区)派出的专门迎请阿底峡的,于是又随仲敦巴等人来到卫藏传法。他曾先后到拉萨,叶巴、盆域、聂塘等地传教收徒,前后近十年,影响甚大。最后于1054年圆寂于拉萨西南的聂塘。阿底峡圆寂后,他的弟子仲敦巴领众修行并继续弘法,1056年在热振地方建起热振寺,作为弘法据点,由此形成噶当派。阿底峡到达卫藏标志着佛教复兴势力由阿里进入卫藏,在西藏佛教史上称作“上路宏法”。阿底峡为后弘期西藏佛教的复兴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藏传佛教噶当派的鼻祖。 阿底峡形象较好辨认。他面相慈善,身着僧衣,头戴通人冠,双手当胸结说法印,右后方有金顶,左后方有经箧,双足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中央。身后有圆形头光、身光及祥云、远山。  
        阿干:    古鲜卑语。 哥哥。    ▶ 《晋书‧四夷传‧吐谷浑》: “ 鲜卑 谓兄为阿干, 廆 ( 慕容廆 )追思之, 作《阿干之歌》。”    ▶ 《魏书‧吐谷浑传》: “ 若洛廆 追思 吐谷浑 , 作《阿干歌》, 徒河 以兄为阿干也。”
        阿底瑜伽:    阿底瑜伽即大圆满教法。 大圆满教法,是第八世纪时自印度进入西藏的莲花生大士与贝玛拉牟扎所传下来的。它不仅在藏传佛教中是历史最为悠久的,而且在西藏文化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宁玛巴将全部佛法分为“九乘”,即显教三乘为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外密三乘为事续、行续、瑜伽续;内密三乘为玛哈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如此殊胜的法有三部传承——远传经部、近传伏藏部、深传净相部。其中九次第之巅是大圆满经部(藏语称噶玛KAMA)。阿底瑜伽有三大类:外为心部《十八母子续》、内为法界部《法界金刚桥续》和密为窍诀部《十七续》等。(---出自迦造喇嘛相关文字) 修持大圆满成就者,可以一生成佛。
        阿帕卢萨马:    [Appaloosa]美国常见的马品种,据说具有北美洲内兹佩尔塞印第安人保留区内野马的血统,而这些保留区的野马又是西班牙探险家的马的后代。阿帕卢萨马呈习见的数种毛色,可为纯色,仅于臀部有一白斑,上有与体毛同色的多数小圆点;或全身散布小白点;亦可为白色、上缀色点。肩高约14~16手长(约144~163厘米),体重450~500千克。体轻而强健,可供多种用途。
        阿庾多:    梵语的译音。 数词。 兆, 即一万亿。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中》: “今《华严经‧阿僧祗品》, 用(古 黄帝 算法之)中上法, 初数便云一百洛义(洛义此云万)为一俱胝(此云亿), 俱胝俱胝, 为一阿庾多(此云兆)。 阿庾多阿庾多, 为一那由他(此云京)。”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中》: “俱胝俱胝, 犹云百万百万也, 则为阿庾多矣。”
        阿帕切人:    [Apache]美国西南部美洲印第安人。在文化上可分为:东阿帕切人,包括梅斯卡莱罗人、吉卡里拉人、奇里卡瓦人、利潘人;西阿帕切人,包括西贝奎人。东阿帕切人生活以狩猎和采集野生植物为主,西阿帕切人似乎较东阿帕切人更安于种植。阿帕切人的祖先明显地来自北方,但在引进马匹之后,曾被科曼奇人和犹他人逼迫迁往南方和西方。他们曾试着对西班牙、墨西哥及后来的美国修好,但自1861年起爆发了美国军队、阿帕切人和纳瓦霍人间的战争,持续1/4世纪之久。阿帕切战争于边界激烈地展开。阿帕切战争在1886年结束,杰罗尼莫及其残部投降,奇里卡瓦人被逐出西部地区,连续囚禁在佛罗里达、亚拉巴马和俄克拉何马。至今,全部居民约为1.1万人,大部分居住在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等地的居留区内或附近。参阅科奇斯(Cochise)。

相邻词汇

  1. "阿帕切人"什么意思
  2. "阿帕卢萨马"什么意思
  3. "阿干"什么意思
  4. "阿平"什么意思
  5. "阿平絶倒"什么意思
  6. "阿庇亚大道"什么意思
  7. "阿底·格兰特"什么意思
  8. "阿底峡"什么意思
  9. "阿底瑜伽"什么意思
  10. "阿庾多"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