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én yī zhī shí
【解释】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出处】《论语·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拼音码】wyzs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英文】a word to the wise is sufficient
闻一知十是什么意思
[ wényīzhīshí ] 发音: "闻一知十"的近义词 用"闻一知十"造句
相关词汇
- 闻: (聞)wén ㄨㄣˊ1)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
- 一: yí见‘一’(yī)。◆ 一yī一1①数目,最小的正整数。参看〖数字〗...
- 知: zhī ㄓˉ1)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
- 十: shí ㄕˊ1)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表...
- 闻一知二: wén yī zhī èr 【解释】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出处】《论语·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拼音码】wyze【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一知半见: 谓不成熟的一点见解。
- 一知半解: yī zhī bàn jiě 【解释】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出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示例】学习一门科学,必须力求深透,~是不行的。【拼音码】yzbj【灯谜面】矢【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否定句【英文】have a smattering of knowledge
- 一知片解: 犹一知半见。
- 以一知万: yǐ yī zhī wàn 【解释】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出处】《荀子·非相》:“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示例】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举一反三,~。【拼音码】yyzw
- 半解一知: 同“一知半解”。理解得不深,知道得很少。
- 知一而不知十: 犹知其一不知其二。 ▶ 汉 桓宽 《盐铁论‧结和》: “故 吴王 知伐 齐 之便, 而不知 干遂 之患, 秦 知进取之利, 而不知 鸿门 之难, 是以知一而不知十也。”参见“ 知其一不知其二 ”。
- 识二五而不知十: shí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 【解释】只知道一个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拼音码】sews【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 闻义: 谓听到合乎义理的事。 ▶ 《管子‧弟子职》: “见善从之, 闻义则服。” ▶ 《论语‧述而》: “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 ▶ 唐 柳宗元 《乘桴说》: “谓 由 也勇于闻义, 果于避世, 故许其从之也。”
- 闻人: wénrén①有名望的人:社会~。②(Wénrén)姓。
- 闻一多: 闻一多 基本解释:闻一多(1899-1946) : 诗人,学者。湖北浠水人。1922年留学美国。1925年回国,参与主编《晨报》副刊《诗镌》。后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校教授。1944年加入民盟。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反内战斗争,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著有诗集《红烛》、《死水》和古典文学论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等。有《闻一多全集》。
- 闻令: 接受教诲。 ▶ 《战国策‧秦策二》: “ 义渠君 曰: ‘谨闻令。 ’” 姚宏 注: “闻, 犹受也。 令, 教也。”
- 闻: (聞)wén ㄨㄣˊ1)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2)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3)出名,有名望:~人。~达。4)名声:令~(好名声)。丑~。5)用鼻子嗅气味:你~~这是什么味儿?6)姓。·参考词汇:famous reputation hear learn news nose smell snuffle耳闻 声闻过情 寂寂无闻 旷古奇闻 先断后闻 前古未闻 闻讯 博闻强志 耳闻目览 闻所不闻 仁心仁闻 单见浅闻 款学寡闻 闻雷失箸 名闻遐迩 轶闻遗事 寡见鲜闻 惨不忍闻 碌碌无闻 遗闻逸事 鸦雀无闻 束教管闻 新闻公报 博识洽闻 不求闻达 闻宠若惊 洽闻强记 与闻 闻风而动 见闻 遗闻琐事 无闻 标题新闻 听闻 博物多闻 目见耳闻 闻人 新闻 惊见骇闻 遐迩闻名 旷古未闻 不闻不问 闻声相思 朝闻夕改 闻一知二 闻名 好闻 鸡犬相闻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望闻问切 殚见洽闻 耳闻眼见 琐闻 闻一知十 闻风而起 举世闻名 置若罔闻 闻风而逃 晋惠闻蛙 没世无闻 趣闻 博闻辩言 要闻 杳不可闻 遐迩著闻 绯闻 闻噎废食 闻所未闻 洽博多闻 寡闻少见 先行后闻 逸闻轶事 百闻不如一见 丑闻 近闻 听而不闻 讣闻 闻鸡起舞 博闻强识 博闻强记 默默无闻 轶事遗闻 喜闻乐见 闻风远遁 耸人听闻 爆炸性新闻 耳闻目睹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没没无闻 闻风丧胆 闻过则喜 逸闻趣事 耳闻目击 厌闻饫听 传闻 据闻 如是我闻 难闻 预闻 闻风而至 骇人闻听 博洽多闻 湮没无闻 千闻不如一见 浅见寡闻 不问不闻 不相闻问 新闻纸 区闻陬见 珍闻 多闻阙疑 朝闻夕死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耳闻是虚,眼观为实 耳闻则诵 闻达 前所未闻 充耳不闻 骇人闻见 耳闻目见 鸡犬不闻 闻风破胆 寡见少闻 杜耳恶闻 闻风响应 逷听远闻 目击耳闻 耳闻不如目见 所见所闻 闻名不如见面 寡闻 览闻辩见 博闻多识 闻风远扬 旧闻 强识博闻 遗闻轶事 耸动听闻 秘闻 秽闻 一闻千悟 骇人听闻 奇闻 风闻 耳闻目染 臭不可闻 强记博闻 孤陋寡闻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直谅多闻 遗闻 兵闻拙速 博学多闻 逸闻 有闻必录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逸闻琐事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博物洽闻 莫不闻 传闻异辞 马路新闻 广见洽闻 闻名丧胆 闻风而兴
- 闻信: 1. 听信。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洭水》: “古来相传, 有数女取螺于此, 遇风雨昼晦, 忽化为石。 斯诚巨异, 难以闻信。” 2. 听到消息。 ▶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魏月波》: “幸女闻信, 先期逸去。”
- 闺风: 指闺门的风操。 ▶ 唐 王维 《同卢拾遗韦给事东山别业二十韵》: “闺风首邦族, 庭训延乡村。”
- 闻健: 谓趁强健之时。 ▶ 《敦煌变文集‧频婆娑罗王后宫彩女功德意供养塔生天因缘变》: “闻健直须知觉悟, 当来必定免轮回。” ▶ 唐 王建 《醉后忆山中故人》诗: “遇晴须看月, 闻健且登楼。” ▶ 宋 黄庭坚 《次韵盖郎中率郭郎中休官》之一: “定知闻健休官去, 酒户家园得自由。”
- 闺阈: 1. 指家庭。 ▶ 《隶释‧汉泰山都尉孔宙碑》: “缉熙之业既就, 而闺阈之行允恭。” 2. 指内宫。 ▶ 晋 潘岳 《南阳长公主诔》: “内谐闺阈, 外和族姻。” ▶ 《晋书‧后妃传上‧左贵嫔》: “及 元杨皇后 崩, 芬 献诔曰…正位闺阈, 惟德是将。”
其他语言
- 闻一知十的英语:infer the whole matter after hearing but one point; a word to the wise is sufficient.; hear one point and know the ten sequences; ""hear one thing and know ten others"" -- intelligent; quick-witted; s...
- 闻一知十的日语:〈成〉一を聞いて十を知る.理解が非常に早いこと.
- 闻一知十的韩语:【성어】 하나를 들으면 열을 알다.
- 闻一知十的俄语:pinyin:wényīzhīshí по частному судить о целом, по одному признаку понимать весь предмет (обр. о способном челове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