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野鸭。 ▶ 《隋书‧卢思道传》: “匹晨鸡而共饮, 偶野凫以同膳。” ▶ 宋 梅尧臣 《东溪》诗: “野凫眠岸有闲意, 老树著花无丑枝。” ▶ 清 厉鹗 《晓至湖上》诗: “安能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 2. 喻妓女。 ▶ 清 阮大铖 《燕子笺‧偕征》: “他从良誓不渝, 淡扫娥眉思凤侣, 怎肯浪过横塘学野凫。” 野: yě ㄧㄝˇ1)郊外,村外:~外。~景。~游。~趣。~餐。~战。四~。...凫: (鳬)fú ㄈㄨˊ1)水鸟,俗称“野鸭”,似鸭,雄的头部绿色,背部黑褐...野刑: 《周礼‧秋官》五刑之一。 施行于王城之外“野”的刑法。 ▶ 《周礼‧秋官‧大司寇》: “以五刑纠万民。 一曰野刑, 上功纠力。” ▶ 孙诒让 正义: “‘一曰野刑’者, 《甸师》注云: ‘郊外曰野。 ’谓六遂以外田野之刑。” 野势: 旷野的形势。 ▶ 清 谭嗣同 《湖北巡抚署六虚亭晚眺同饶仙槎作》诗: “野势浩无极, 山形纠相贡。” 野兽主义: [Fauvism]约1898~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绘画风格,运用直接从颜料罐挤出的明朗的纯色,以直率、放纵的表现手法在画布上造成一种迸发感。主要的代表人物是马蒂斯,还有A.德兰、M.de弗拉曼克、R.杜飞、G.鲁奥和G.布拉克等。其名称来自一位批评家,他参观了他们举办的巴黎首展(1905)后,给这些画家起了个绰号“野兽”。他们受到后印象主义大师P.高庚和V.凡·高的影响。野兽主义对大多数画家而言是个过渡时期,到了1908年,他们已经把兴趣转向P.塞尚所讲求的秩序与结构,放弃野兽主义而接受立体主义。只有马蒂斯固守在他所开创的领域上踽踽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