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ǔtú
好(hào)酒贪杯的人。
- 酒: jiǔ ㄐㄧㄡˇ1)用高粱、米、麦或葡萄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白~...
- 徒: tú ㄊㄨˊ1)步行:~步。~涉。2)空:~手。3)白白地:~然。~劳...
- 旧酒徒: 1. 指素来嗜酒而狂放不羁的人。 ▶ 唐 唐彦谦 《南梁戏题汉高庙》诗: “ 汉王 若问为何者, 免道 高阳 旧酒徒。” 2. 指老酒友。 ▶ 刘国钧 《并游侠行》: “兴至仍呼旧酒徒, 挟弓篝火掞豺狐。”
- 高阳酒徒: gāo yáng jiǔ tú 【解释】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出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拼音码】gyjt【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英文】heavy drinker with a unconstrained character【故事】秦朝末年,刘邦驻守陈留县,当地穷书生郦食其才学过人,拜去投奔刘邦,刘邦听说来者是儒生就不接见。郦食其气愤地握剑对侍者说自己是高阳酒徒,刘邦一听赶忙接见。后来郦食其成为刘邦的得力谋士,为刘邦一统天下而出谋划策
- 酒德: 1. 谓酒后的行为表现。 指酒后昏乱。 ▶ 《书‧无逸》: “无若 殷王受 之迷乱, 酗于酒德哉!” 孔 传: “言 纣 心迷政乱, 以酗酒为德。” ▶ 蔡沈 集传: “酗酒谓之德者, 德有凶有吉, 韩子 所谓道与德为虚位也。” ▶ 《晋书‧刘隗周顗等传论》: “ 顗 招时论, 尤其酒德。 ▶ 《礼经》曰: ‘瑕不掩瑜’, 未足韬其美也。”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酒狂》: “ 缪 素厌人道其酒德, 闻言, 益愤, 击桌大骂。” 2. 谓酒后的行为表现。 指多饮不乱。 ▶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上》: “﹝ 李约 ﹞琴道、酒德、诗调皆高绝。” ▶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 “又酒量尽大, 酒德又好, 凡是宴会酒席, 没有他一座多没兴。” ▶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一章: “﹝酒家们﹞都会翘起大拇指来称赞他是一个真正的酒汉, 有酒德。” 3. 晋 刘伶 曾作《酒德颂》。 极言饮酒为乐。 后遂以“酒德”泛指饮酒的旨趣与品德。 ▶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 “心好异书, 性乐酒德。” ▶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 “念昔挥毫端, 不独观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