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ízōng
[old address] 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 遗: (遺)yí ㄧˊ1)丢失:~失。~落。2)漏掉:~忘。~漏。3)丢失的...
- 踪: zōng ㄗㄨㄥˉ1)人或动物走过留下的脚印:~影。~迹。追~。失~。...
- 遗踵: 犹遗迹。 ▶ 惕微 《光复汤邑小史》: “壬子初冬, 予以事过 绍 , 慕 严子陵 、 谢皋羽 遗踵, 指顾而为 桐江 南上之客。”
- 遗路: 1. 指黄泉路。 ▶ 唐 张乔 《吊造微上人》诗: “至人随化往, 遗路自堪伤。” 2. 失败;危险。 路, 通“ 露 ”。 ▶ 明 宋濂 《元故秘书少监揭君墓碑》: “ 文安 薨, 天子锡金钱, 百僚皆致赙。 襚人劝君输货县官而给盐 淮安 , 可获利数倍, 且无遗路。”
- 遗躅: 犹遗迹。 ▶ 唐 何儒亮 《亚父碎玉斗》诗: “ 嬴女 昔解网, 楚王 有遗躅。” ▶ 宋 苏轼 《叶教授和溽字韵诗复次韵为戏记龙井之游》: “似闻雪髯叟, 西岭访遗躅。” ▶ 明 袁宏道 《莱阳张廷尉赞》: “ 汴水 之上, 有公遗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