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迟延而落后。 ▶ 《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欲救悬沙(丝)之危, 事亦不应迟晚。” ▶ 宋 邵伯温 《邵氏闻见录》卷六: “如或迟晚, 恐失机宜。” ▶ 《玉娇梨》第十七回: “ 杨巡抚 道: ‘我在齿录上见贤司李尚未授室, 何也?’ 苏友白 道: ‘推官一向流浪四方, 故此迟晚。 ’” 2. 犹言最终。 ▶ 唐 杜牧 《窦烈女传》: “为贼凶残不道, 迟晚必败, 姊宜早图遗种之地。” 迟: (遲)chí ㄔˊ1)慢,缓:~缓。~笨。~钝。~疑。~重(zhòng...晚: wǎn ㄨㄢˇ1)太阳落了的时候:~景。~霞。~会。~报。2)一个时期...迟晦: 谓文笔缓慢而晦涩。 ▶ 元 刘埙 《隐居通议‧诗歌十》: “平生所作不数卷, 然以约敌繁、密胜疏、精掩粗。 同时惟 吕太史 赏重, 不知者以为迟晦。” 迟晖: 犹春光。 ▶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 “朝云旭日照青楼, 迟晖丽色满皇州。” 迟晩: 迟晩拼音:chí wǎn 注音:ㄔㄧˊ ㄨㄢˇ 词语解释1.迟延而落后。 2.犹言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