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茹是什么意思

  用"连茹"造句

  •  1.  语本《易‧泰》: “拔茅茹以其汇, 征吉。”
       ▶ 王弼 注: “茅之为物, 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 茹, 相牵引之貌也。”后因以“连茹”表示擢用一人而连带起用其他人。
       ▶ 唐 刘长卿 《落第赠杨侍御兼拜员外仍充安大夫判官赴范阳》诗: “念旧追连茹, 谋生任转蓬。”
       ▶ 宋 苏轼 《辞免翰林学士第二状》: “如前所陈, 实以劳旧尚多, 必有积薪之诮;兄弟并进, 岂无连茹之嫌。”
       ▶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为人也》: “朋友须连茹, 心知共拔茅。”
     
     2.  表示接连不断。
       ▶ 《明史‧廖纪传》: “自陛下继统, 老成接踵去, 新进连茹登。”
       ▶ 清 赵翼 《重赴鹿鸣诗和者既多或劝余删润勒成大卷书以见意》诗: “人才辈出如连茹, 同气相求自盍簪。”
  • :    (連)lián ㄌㄧㄢˊ1)相接:~日。~夜。~年。~亘(接连不断)。...
  • :    rú ㄖㄨˊ1)吃,引申为忍受:~素。~荤。~痛(忍痛)。含辛~苦(原...
  • 拔茅连茹:    bá máo lián rú 【解释】茅:茅草;茹:草木根部相连。比喻互相推荐引进【出处】《周易·泰》:“拔茅茹,以其汇。”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示例】茅盾《幻灭》十:“铲除封建思想的呼声喊得震天价响,然而亲戚故旧还不是~地登庸了么?”【拼音码】bmlr【用法】连动式;作谓语;比喻相互引荐【英文】promote good men who will bring in their associates
  • 连草:    连翘的别名。 见《尔雅‧释草》“连, 异翘” 晋 郭璞 注。
  • 连茵:      1.  共车同座。 茵, 座垫。    ▶ 南朝 陈 陈暄 《洛阳道》诗: “欲知双璧价, 潘 夏 正连茵。”参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2.  谓共席同坐。    ▶ 清 唐孙华 《仲春鸿雪堂宴集》诗: “连茵接席杂少长, 颇哀老子容婆娑。”    3.  同卧。 茵, 褥子。    ▶ 元 马祖常 《试院杂题》诗之五: “连茵夜听同年语, 写纸朝分举子题。”

相关词汇

        :    (連)lián ㄌㄧㄢˊ1)相接:~日。~夜。~年。~亘(接连不断)。...
        :    rú ㄖㄨˊ1)吃,引申为忍受:~素。~荤。~痛(忍痛)。含辛~苦(原...
        拔毛连茹:    bá máo lián rú 【解释】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出处】《易·泰》:“拔茅茹以其汇。”【示例】袁既病死,黎、段登台,~,弹冠相庆,徐遂入任为院秘书长。(《民国演义》第七十九回)【拼音码】bmlr
        拔茅连茹:    bá máo lián rú 【解释】茅:茅草;茹:草木根部相连。比喻互相推荐引进【出处】《周易·泰》:“拔茅茹,以其汇。”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示例】茅盾《幻灭》十:“铲除封建思想的呼声喊得震天价响,然而亲戚故旧还不是~地登庸了么?”【拼音码】bmlr【用法】连动式;作谓语;比喻相互引荐【英文】promote good men who will bring in their associates
        连草:    连翘的别名。 见《尔雅‧释草》“连, 异翘” 晋 郭璞 注。
        连茵:      1.  共车同座。 茵, 座垫。    ▶ 南朝 陈 陈暄 《洛阳道》诗: “欲知双璧价, 潘 夏 正连茵。”参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2.  谓共席同坐。    ▶ 清 唐孙华 《仲春鸿雪堂宴集》诗: “连茵接席杂少长, 颇哀老子容婆娑。”    3.  同卧。 茵, 褥子。    ▶ 元 马祖常 《试院杂题》诗之五: “连茵夜听同年语, 写纸朝分举子题。”
        连莚:    见“ 连延 ”。
        连茬:    在一块田地上连续栽种同一种作物。
        连营:      1.  扎营相连。    ▶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 “帝闻 备 兵东下, 与 权 交战, 树栅连营七百馀里。”    ▶ 《北史‧宇文护传》: “ 护 连营渐进, 屯军 弘农 。”    2.  指连绵不绝的营寨。    ▶ 唐 李白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诗: “ 函谷 绝飞鸟, 武关 护连营。”    ▶ 清 王省山 《秣陵纪事》诗: “沿江数十里, 连营高垒起。”    3.  星名。    ▶ 《晋书‧天文志上》: “贯索九星在其前, 贱人之牢也……一曰连营, 一曰天牢, 主法律, 禁暴强也。”
        连茎:    犹连枝。    ▶ 唐 孟简 《嘉禾合颖》诗: “共秀芳何远, 连茎瑞且多。”    ▶ 清 厉鹗 《东城杂记‧芝兰室图》: “ 商 岩采到连茎瑞, 楚 畹移来奕叶光。”
        连萼:      1.  花萼相连。    ▶ 唐 钱起 《紫参歌》序: “紫参, 幽芳也。 五葩连萼, 状飞禽羽举, 俗名之五鸟花。”    ▶ 清 彭孙贻 《三叠前韵示信弦》: “花发长连萼, 蒲生岂上塘。”    2.  喻兄弟之间亲密相关。    ▶ 《魏书‧咸阳王禧传》: “ 仲尼 在乡党, 犹尚恂恂, 周文王 为世子, 卑躬求道; 禧 等虽连萼宸晖, 得不尊尚师傅也?” 唐 张大安 《奉和别越王》: “盛藩资右戚, 连萼重皇情。”
        连苕:      1.  连翘的别名。    ▶ 《尔雅‧释草》“连, 异翘” 晋 郭璞 注: “一名连苕。”    2.  指连翘之根。 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连翘》。
        连蒂:    见“ 连蒂 ”。
        连花:    莲花。 连, 通“ 莲 ”。    ▶ 《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 “来世往生西方净土, 连花化生, 永抛三恶道。”

相邻词汇

  1. "连花"什么意思
  2. "连苕"什么意思
  3. "连茎"什么意思
  4. "连茬"什么意思
  5. "连茵"什么意思
  6. "连草"什么意思
  7. "连莚"什么意思
  8. "连营"什么意思
  9. "连萼"什么意思
  10. "连蒂"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