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语本《易‧泰》: “拔茅茹以其汇, 征吉。”
▶ 王弼 注: “茅之为物, 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 茹, 相牵引之貌也。”后因以“连茹”表示擢用一人而连带起用其他人。
▶ 唐 刘长卿 《落第赠杨侍御兼拜员外仍充安大夫判官赴范阳》诗: “念旧追连茹, 谋生任转蓬。”
▶ 宋 苏轼 《辞免翰林学士第二状》: “如前所陈, 实以劳旧尚多, 必有积薪之诮;兄弟并进, 岂无连茹之嫌。”
▶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为人也》: “朋友须连茹, 心知共拔茅。”
2. 表示接连不断。
▶ 《明史‧廖纪传》: “自陛下继统, 老成接踵去, 新进连茹登。”
▶ 清 赵翼 《重赴鹿鸣诗和者既多或劝余删润勒成大卷书以见意》诗: “人才辈出如连茹, 同气相求自盍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