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谶书。 ▶ 《汉书‧王莽传下》: “ 君惠 好天文谶记, 为 涉 言: ‘星孛扫宫室, 刘 氏当复兴, 国师公姓名是也。 ’” ▶ 《旧唐书‧姜皎传》: “ 李通 之谶记不言, 田叔 之髡钳罔惮。” ▶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九章: “与人言, 始若难晓, 后皆效验。 时或赋诗, 言如谶记。”参见“ 谶书 ”。 谶: (讖)chèn ㄔㄣˋ1)迷信的人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书。~记(...记: (記)jì ㄐㄧˋ1)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取。~性。博闻强~。...谶词: 谶语。 ▶ 宋 郑文宝 《江表志》卷上: “尝以谶词有‘ 东海 鲤鱼飞上天’之语, 由是怀逼主禅位之心矣。” ▶ 章炳麟 《辨诗》: “古诗多诘诎不可诵, 近体乃与杯珓谶辞相等。” 谶言: 古代巫师、方士等以谶术所作的预言。 ▶ 《后汉书‧方术传序》: “后 王莽 矫用符命, 及 光武 尤信谶言, 士之赴趣时宜者, 皆骋驰穿凿, 争谈之也。” ▶ 《新唐书‧李逢吉传》: “ 敬宗 新立, 度 求入觐, 逢吉 不自安, 张权舆 为作谶言以沮 度 , 而 韦处厚 亟为帝言之, 计卒不行。” 谶语: chènyǔ迷信的人指事后应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