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讨本是什么意思

  • 探讨本源。
       ▶ 唐 张说 《赠太尉裴公神道碑》: “公志坚虑精, 神勇识澈, 艺必讨本, 学皆睹奥。”
       ▶ 辽 智光 《<新修龙龛手鉴>序》: “寻源讨本, 备载于《埤苍》、《广苍》。”
  • :    (討)tǎo ㄊㄠˇ1)查究,处治:检~。2)征伐,发动攻击:~伐。声...
  • :    běn ㄅㄣˇ1)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2)事物的根源...
  • 寻源讨本:    穷本溯源。
  • 讨杀:    诛杀。    ▶ 唐 柳宗元 《童区寄传》: “是儿少 秦武阳 二岁, 而讨杀二豪, 岂可近耶!” 宋 王安石 《与王子醇书》之三: “武人多欲以讨杀取功为事, 诚如此而不禁, 则一方忧未艾也。”
  • 讨服:    征服。    ▶ 宋 范仲淹 《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二状》: “仗朝廷威灵, 讨服 横山 界近蕃, 以遏外患。”

相关词汇

        :    (討)tǎo ㄊㄠˇ1)查究,处治:检~。2)征伐,发动攻击:~伐。声...
        :    běn ㄅㄣˇ1)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2)事物的根源...
        寻源讨本:    穷本溯源。
        讨杀:    诛杀。    ▶ 唐 柳宗元 《童区寄传》: “是儿少 秦武阳 二岁, 而讨杀二豪, 岂可近耶!” 宋 王安石 《与王子醇书》之三: “武人多欲以讨杀取功为事, 诚如此而不禁, 则一方忧未艾也。”
        讨服:    征服。    ▶ 宋 范仲淹 《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二状》: “仗朝廷威灵, 讨服 横山 界近蕃, 以遏外患。”
        讨来:    蒙古语。 指兔。
        讨替身:    旧时迷信, 谓含冤负屈凶死者的鬼魂, 沉沦苦海, 为求超生, 往往诱使他人上吊、投河, 以求自代, 叫做“讨替身”。    ▶ 清 王明德 《记缢鬼》: “凡系有人缢死, 其宅内及缢死之处, 往往有相从而缢, 及缢之非一人者, 俗谓之讨替身, 谓已死之鬼, 求以自代。”    ▶ 《天雨花》第二回: “只因害我投环死, 今日前来讨替身。”亦作“ 讨替代 ”。    ▶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 “而且 中国 的鬼还有一种坏脾气, 就是‘讨替代’, 这才完全是利己主义。”亦省作“ 讨替 ”。    ▶ 明 吾丘瑞 《运甓记‧姑病求医》: “[净: ]药箱冤魂哭啼啼。 [丑: ]讨替。 [净: ]谁家冤鬼又来催?[丑: ]放屁!”
        讨析:    研讨辨析。    ▶ 《新唐书‧儒学传上‧颜师古》: “俄拜秘书少监, 专刊正事, 古篇奇字世所惑者, 讨析申孰, 必畅本源。”
        讨替代:    见“ 讨替身 ”。
        讨核:    研讨并加以综合考查。    ▶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二章: “由上篇的讨核, 我们知道《易》的宇宙观结果是把辩证法毁灭了。”
        讨替:    见“ 讨替身 ”。
        讨檄:    声讨罪行的檄文。    ▶ 清 曾羽王 《乙酉笔记》: “郡城诸生, 遍出讨檄, 举国若狂。”
        讨暴:    讨伐、惩治暴乱。    ▶ 《淮南子‧本经训》: “故兵者所以讨暴, 非所以为暴也。”    ▶ 高诱 注: “言兵讨人之暴乱, 非所以自为暴乱也。”    ▶ 《三国志‧魏志‧吕虔传》: “卿在郡以来, 禽奸讨暴, 百姓获安, 躬蹈矢石, 所征辄克。”

相邻词汇

  1. "讨暴"什么意思
  2. "讨替"什么意思
  3. "讨替代"什么意思
  4. "讨替身"什么意思
  5. "讨服"什么意思
  6. "讨杀"什么意思
  7. "讨来"什么意思
  8. "讨析"什么意思
  9. "讨核"什么意思
  10. "讨檄"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