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褾轴”。 1. 书画裱褙时装置卷轴并加装饰。 ▶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装背褾轴》: “书画以褾轴贾害, 不宜尽饰。” ▶ 《说郛》卷六九引 宋 赵构 《翰墨志》: “余自渡 江 , 无复 锺 王 真迹。 间有一二, 以重赏得之。 褾轴字法亦显然可验。” 2. 指裱成的卷轴。 ▶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 “舍此褾轴, 悉非珍藏。” 裱: biǎo ㄅㄧㄠˇ1)用纸或丝织物把书、画等衬托粘糊起来:装~。~褙。...轴: (軸)zhóu ㄓㄡˊ1)穿在轮子中间的圆柱形物件:~心。轮~。2)像...裱首: 亦作“褾首”。 指书画装裱中用绫锦做的天头。 ▶ 宋 周密 《云烟过眼录》: “ 王右军 与 桓温 荐 谢玄 真迹……牡丹锦褾首, 俨然著色画, 盖 宣和 法锦。” ▶ 元 汤垕 《画鉴‧前贤事迹可鉴》: “ 唐 人背手卷, 多有紫绫作褾首, 玉绫作引首, 珊瑚为小轴, 如今藏经之状。” 裱褫: 亦作“褾褫”。 在画背的上端, 裱有一段用来包裹画身的色绢或色纸。 俗称“包首”。 ▶ 《说郛》卷六九引 宋 赵构 《翰墨志》: “本朝自 建隆 以后, 平定僭伪, 其间法书名迹皆归秘府。 先帝时又加采访……命 蔡京 、 梁师成 、 黄冕 辈编类真赝, 纸书练素, 备成卷帙。 皆用皂鸾鹊文锦褾褫, 白玉珊瑚为轴, 秘在内府。”参阅 冯鹏生 《中国书画装裱概说》。 裲: liǎng ㄌㄧㄤˇ1)〔~裆(dāng)〕坎肩儿、背心儿的古称,如“前行看后行,齐着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