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ù shǒu páng guān
【解释】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出处】唐·韩愈《祭柳子厚文》:“不善为斫,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宋·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奕棋者胜负之形,虽国工有所不尽,而袖手旁观者常尽之。”
【示例】同学之间有什么困难,应该极力帮助,而不应采取~的态度。
【拼音码】xspg
【灯谜面】云端里看厮杀;秀才看热闹;站在高处看打架见死不救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英文】fold one's arms
袖手旁观是什么意思
[ xiùshǒupángguān ] 发音: "袖手旁观"的近义词 "袖手旁观"的反义词 用"袖手旁观"造句
相关词汇
- 袖手: 1. 藏手于袖。 表示闲逸的神态。 &nb...
- 旁观: pángguān置身局外,在一边看:冷眼~│袖手~。
- 束手旁观: 犹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
- 袖手: 1. 藏手于袖。 表示闲逸的神态。 ▶ 唐 韩愈 《石鼎联句》序: “道士哑然笑曰: ‘子诗如是而已乎?’即袖手耸肩, 倚北墙坐。” ▶ 元 无名氏 《村乐堂》第一摺: “没揣的两鬓秋, 争如我便修身闲袖手。” ▶ 清 曹寅 《贺新郎‧又昭序皇和词甚美五叠前韵》词: “此目枫亭闲袖手, 瞥一双游刃腾空怕。 擣虀具, 且高挂。” 2. 藏手于袖。 谓不能或不欲参与其事。 ▶ 《晋书‧庾敳传》: “参 东海王 越 太傅军事, 转军谘祭酒。 时 越 府多隽异, 敳 在其中, 常自袖手。” ▶ 宋 陆游 《书愤》诗之二: “关河自古无穷事, 谁料如今袖手看。” ▶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一: “予谢曰: ‘吾幸获同舟, 公等努力, 而予袖手, 独不愧于心乎?’” 张天翼 《新生》: “他们不甘心袖手看着自己家乡受糟踏。”
- 袖手充耳: 谓不闻不问。
- 冷眼旁观: lěng yǎn páng guān 【解释】指不参与其事,站在一旁看事情的发展。【出处】《脂砚斋评红楼梦》第二回:“诗云:‘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顺问傍观冷眼人。’”【拼音码】lypg【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态度【英文】a stony stare
- 凭轼旁观: 靠在车前横木上旁观。比喻置身事外。
- 旁观者清: páng guān zhě qīng 【解释】当事人被碰到的问题搞糊涂了,旁边观看的人却看得很清楚。【出处】《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观见审。”【示例】俗话说:“~。”这几年姑娘冷眼看着,或有该添减的去处,二奶奶没行到,姑娘竟一添减。(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五回)【拼音码】pgzq【灯谜面】裁判【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常与“当局者迷”连用【英文】The onlookers see most clearly.
-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dāng jú zhě mí,páng guān zhě qīng 【解释】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出处】《新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旁观见审。”【示例】谁怪着你呢,实在说的不错,倒是没有人说过的话!可见“~。”(《老残游记》第十三回)【拼音码】djzq【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 袖折: 小而可袖藏的摺子。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承事上司》: “凡有启事, 书之袖摺, 临时省览, 免致遗忘。”
- 袖标: xiùbiāo一种戴在袖子上的标志。
- 袖椎: 亦作“袖锤”。 袖中暗藏铁椎。 ▶ 魏安禧王 二十年, 秦 围 赵 , 魏 使 晋鄙 领兵救 赵 , 鄙 按兵不动。 ▶ 魏 公子 信陵君 以计盗兵符, 用 夷门 隐士 侯生 策, 使“ 朱亥 袖四十斤铁椎, 椎杀 晋鄙 ”, 夺其军, 进击 秦 兵, 解 邯郸 之围。 事见《史记‧魏公子列传》。 后遂用为典故。 ▶ 唐 李白 《博平郑太守见访却之武陵立马赠别》诗: “仍要鼓刀者, 乃是袖锤人。” ▶ 明 刘基 《结袜子》诗: “袖椎夺兵符, 救 赵 蜚英声。”
- 袖幕: 连袖成幕。 比喻行人拥挤, 市街繁荣。 语本《史记‧苏秦列传》: “ 临灾 之涂, 车毂击, 人肩摩, 连衽成帷, 举袂成幕。” ▶ 晋 左思 《魏都赋》: “凭轼捶马, 袖幕纷半。”
- 袖炉: 亦作“袖垆”。 一种熏衣烤手用的小烘炉。 ▶ 明 屠隆 《考盘馀事‧袖炉》: “袖炉, 书斋中薰衣炙手对客常谈之具, 如 倭 人所制漏空罩盖漆鼓。” ▶ 明 文震亨 《长物志‧器具》: “熏衣炙手, 袖垆最不可少, 以 倭 制漏空罩盖漆鼓为上, 新制轻重方圆二式, 俱俗制也。”
- 袖子: xiù zi衣服的套在胳膊上的筒状部分。
- 袖然: 亦作“裒然”。 1. 枝叶渐长貌。 ▶ 唐 皮日休 《茶中杂咏‧茶笋》: “袖然三五寸, 生必依岩洞。” 2. 杰出貌。 ▶ 唐 黄滔 《福州雪峰山故真觉大师碑铭》: “至 宣宗皇帝 之复其道也, 涅而不缁其身也, 袖然而出, 北游 吴 、 楚 、 梁 、 宋 、 燕 、 秦 , 受具足戒于 幽州 宝刹寺 。” ▶ 《旧唐书‧哀帝纪》: “ 辉王 祚 幼彰岐嶷, 长实端良, 裒然不群, 予所锺爱。” ▶ 姚华 《论文后编‧源流》: “观乎《难蜀》、《谏猎》, 何异《上林》、《封禅》, 此其气息意态, 皆泽于古, 歌 虞 颂 鲁 , 袖然《诗》、《书》之续也。”
- 袖如充耳: 谓服饰尊盛而德行不能相称。 ▶ 《诗‧邶风‧旄丘》: “叔兮伯兮, 袖如充耳”。 ▶ 毛 传: “袖, 盛服也。 充耳, 盛饰也。 大夫袖然有尊盛之服而不能称也。”一说像聋子一样塞耳不闻, 形容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 ▶ 郑玄 笺: “充耳, 塞耳也。 言 卫 之诸臣颜色袖然, 如见塞耳, 无闻知也。” ▶ 马瑞辰 通释: “充耳当从《笺》训为塞耳, 袖如即塞耳之貌。”后人多从 郑 笺, 用作塞耳不闻之意。 ▶ 《明史‧汤开远传》: “武臣桀骜恣睢, 无日不上条陈, 争体统。 一旦有警, 辄逡巡退缩, 即严旨屡颁, 袖如充耳。” ▶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 “向者累请于公城守, 裒如充耳。 今欲为于国亡势去之馀, 亦已知其难矣。”
其他语言
- 袖手旁观的英语:put the hands in the sleeves and look on -- to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a thing; fold one's arms and look on; look on and do nothing; look on unconcerned [indifferently; without taking any action]; not...
- 袖手旁观的法语:assister à qch les bras croisés;se croiser les bras,regarder en spectateur;rester indifférent rester les bras croisés;prendre une attitude expectative
- 袖手旁观的日语:〈成〉袖手[しゅうしゅ]傍観.手をこまねいて見ている.何もしないでただ見ている.
- 袖手旁观的韩语:【성어】 수수방관하다. 남의 일에 관여하지 않다. 看到损害国家财产的现象, 不能袖手旁观; 국가 재산에 손해를 끼치는 현상을 보고서 수수방관할 수 없다
- 袖手旁观的俄语:[xiùshǒu pángguān] обр. быть сторонним наблюдателем; быть безучастным зрителем; смотреть со сторон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