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íngzhǐ
〈书〉
①行踪:~无定。
②品行:~不检│~有亏。
- 行: xíng ㄒㄧㄥˊ1)走:~走。步~。旅~。~踪。~百里者半九十。~云...
- 止: zhǐ ㄓˇ1)停住不动:~步。截~。2)拦阻,使停住:~痛。禁~。3...
- 有行止: 品行端正。 ▶ 元 无名氏 《孟母三移》第二摺: “俺虽是屠户, 都是有行止的人, 街市上谁不敬咱。”
- 没行止: 谓行为不正;不正派。 ▶ 明 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像》: “我不曾见这般没行止的人。” ▶ 《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 “见棘刺扒动, 墙上有缺, 想必那没行止的秀才, 从此而去。” ▶ 《红楼梦》第六一回: “这里 五儿 被软禁起来, 一步不敢多走。 又兼众媳妇也有劝他说: ‘不该做这没行止的事。 ’”
- 行歌: 边行走边歌唱。 藉以发抒自己的感情, 表示自己的意向、意愿等。 ▶ 《晏子春秋‧杂上十二》: “ 梁丘据 左操瑟, 右挈竽, 行歌而出。” ▶ 《三国演义》第三五回: “久闻使君纳士招贤, 欲来投托, 未敢辄造;故行歌于市, 以动尊听耳。” ▶ 清 孙枝蔚 《贫士诗》: “行歌每负薪, 听者勿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