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载 越王 句践 有宝剑名“纯钧”, 相剑者 薛烛 以“手振拂, 扬其华, 捽如芙蓉始出”。 后因以指利剑。
▶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 “相邀侠客芙蓉剑, 共宿娼家桃李蹊。”
▶ 唐 杜甫 《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诗: “青荧芙蓉剑, 犀兕岂独剸。”
芙蓉剑是什么意思
相关词汇
- 芙蓉: fúróng①木芙蓉。②荷花:出水~。
- 剑: (劍)jiàn ㄐㄧㄢˋ1)古代的一种兵器:宝~。长~。~鞘。~术。~...
- 木芙蓉: mùfúróng①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阔卵形,花白色,粉红色或红色,单瓣或重瓣,结蒴果,扁球形,有毛。②这种植物的花。‖也叫芙蓉或木莲。
- 水芙蓉: 荷花的别名。 详“ 水花 ”。
- 玉芙蓉: 1. 白莲花。 ▶ 宋 朱熹 《莲沼》诗: “亭亭玉芙蓉, 迥立映澄碧。” 2. 白牡丹的一种。 ▶ 明 王象晋 《群芳谱‧花二‧牡丹》: “其白色有玉芙蓉、素鸾娇、绿边白、玉重楼……玉绣球。” 3. 喻美人。 4. 指芙蓉帐, 华美的帐子。 ▶ 清 刘献廷 《横塘》诗: “被底馀寒午夜钟, 薰笼香透玉芙蓉。 脸侵红杏一枝雨, 眉点青山若个峰。” 5. 指玉杯。 ▶ 唐 王建 《宫词》之九一: “金殿当头紫阁重, 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迎日, 五色云车驾六龙。” 6. 喻雪峰。 ▶ 明 唐寅 《题画》诗之四: “寒雪朝来战朔风, 万山开遍玉芙蓉。”
- 碧芙蓉: 1. 绿荷。 ▶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 “更有碧芙蓉, 香洁菡萏, 伟于常者。” 2. 比喻苍翠的山峰。 ▶ 林纾 《题画绝句》之十六: “蓦然失却碧芙蓉, 云出山来白万重。”
- 红芙蓉: 本指 唐敬宗 所宠爱之舞妓。 ▶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 宝历 二年, 淛东国 贡舞女二人, 一曰 飞鸾 , 二曰 轻凤 。 每歌罢, 上令内人藏之金屋宝帐中, 盖恐风日所侵故也。 由是宫中语曰: ‘宝帐香重重, 一双红芙蓉。 ’”后亦用作歌舞女伎的代称。
- 芙蓉园: 1. 汉 代 洛阳 名园。 ▶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 “ 芙蓉园 在 洛阳 , 汉 家置之。” 2. 隋 唐 长安 名园。 ▶ 唐 杜甫 《乐游园歌》: “青春波浪 芙蓉园 , 白日雷霆夹城仗。” ▶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 “京城南隅 芙蓉园 者, 本名 曲江园 , 隋文帝 以曲名不正, 诏改之。”
- 芙蓉国: 指 湖南省 。 境内盛产芙蓉, 故称。 ▶ 五代 谭用之 《秋宿湘江遇雨》诗: “秋风万里芙蓉国, 暮雨千家薜荔村。” ▶ 毛泽东 《答友人》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 芙蓉国里尽朝晖。”
- 芙蓉城: 1. 今 四川省 成都市 的别名。 ▶ 后蜀 孟昶 于宫苑城上遍植木芙蓉, 因以得名。 简称 蓉城 。 见 宋 张唐英 《蜀梼杌》卷下。 ▶ 南唐 李煜 《感怀》诗: “空有当年旧烟月, 芙蓉城 上哭蛾眉。” 2. 古代传说中的仙境。 ▶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 “ 曼卿 卒后, 其故人有见之者云, 恍惚如梦中, 言我今为鬼仙也, 所主 芙蓉城 。” ▶ 宋 苏轼 《芙蓉城》诗序: “世传 王迥 字 子高 , 与仙人 周瑶英 游 芙蓉城 。 ▶ 元丰 元年三月, 余始识 子高 , 问之信然, 乃作此诗。”
- 芙蓉帐: 用芙蓉花染缯制成的帐子。 泛指华丽的帐子。 ▶ 唐 李白 《对酒》诗: “玳瑁筵中怀里醉, 芙蓉帐里奈君何。” ▶ 前蜀 牛峤 《女冠子》词之二: “绣带芙蓉帐, 金钗芍药花。” ▶ 《广群芳谱‧花谱十八‧木芙蓉》引《成都记》: “﹝ 孟后主 ﹞以花(芙蓉)染缯为帐, 名芙蓉帐。” ▶ 《花月痕》第四一回: “魂销夜月芙蓉帐, 恨结春风翡翠钗。”
- 芙蓉幕: 莲幕。 指大吏之幕府。 ▶ 唐 王建 《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诗: “故人多在芙蓉幕, 应笑孜孜道未光。” ▶ 唐 赵嘏 《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 “一从开署芙蓉幕, 曾向风前记得无?” 宋 王禹偁 《酬安秘丞见赠长歌》: “玉皇殿前受恩渥, 一时命入芙蓉幕。”亦称“ 芙蓉府 ”。 ▶ 唐 刘禹锡 《送陆侍御归淮南使府五韵》: “归路芙蓉府, 离堂玳瑁筵。”参见“ 莲幕 ”。
- 芙蓉府: 见“ 芙蓉幕 ”。
- 芙蓉楼: 楼名。 在 唐 代 润州 (今 江苏 镇江 )城西北角临 江 处。 ▶ 唐 丁仙芝 《相和歌辞‧江南曲》: “始下 芙蓉楼 , 言发 琅邪 岸。” ▶ 南唐 陈陶 《临风叹》诗: “ 芙蓉楼 中饮君酒, 骊驹结言春杨柳。”
- 芙蓉膏: 指鸦片。 ▶ 清 张际亮 《送云麓观察督粮粤东》诗: “土来金去芙蓉膏, 丝轻帛贱羽毛布。” ▶ 《黑籍冤魂》第一回: “﹝鸦片﹞叫做‘芙蓉膏’, 又叫做‘福寿膏’。”
- 芙蓉苑: 即 芙蓉园 。 ▶ 唐 王建 《宫中三台》词: “鱼藻池边射鸭, 芙蓉苑 里看花。” ▶ 唐 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之五: “六飞南幸 芙蓉苑 , 十里飘香入夹城。”参见“ 芙蓉园 ”。
- 芙蓉镜: 1. 背面铸有芙蓉花饰的铜镜。 ▶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 “相国 李公 固言, 元和 六年下第游 蜀 , 遇一老姥, 言: ‘郎君明年芙蓉镜下及第, 后二纪拜相, 当镇 蜀 土, 某此时不复见郎君出将之荣也。 ’明年, 果然状头及第, 诗赋题有《人镜芙蓉》之目。 后二十年, 李公 登庸。” 2. 泛指明镜。 ▶ 元 马祖常 《次前韵》之二: “江心谁铸芙蓉镜, 照见嫦娥织翠裳。” ▶ 《花月痕》第二五回: “芙蓉镜里影双双, 花讯朝朝问绮窗。”
- 芙蓉面: 喻美人容颜。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摺: “东风摇曳垂杨线, 游丝牵惹桃花片, 珠帘掩映芙蓉面。” ▶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 “谁道 蓬山 天外远, 晓起开帘, 重见芙蓉面。”
- 草芙蓉: 荷花的别名。 ▶ 《广群芳谱‧花谱二九‧荷花一》“荷为芙蕖花, 一名水芙蓉, 一名泽芝, 一名水旦, 一名水华”注引 杜 诗注: “产于陆者曰木芙蓉, 产于水者曰草芙蓉。”
- 金芙蓉: 荷花的美称。 ▶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歌四十》: “玉藕金芙蓉, 无称我莲子。” ▶ 元 杨维桢 《八月五日赴玛瑙山主之招题诗双松亭》诗: “外湖水绕玉螮蝀, 里湖水浸金芙蓉。”
- 阿芙蓉: 即鸦片。 用罂粟果实中的乳状汁液制成的一种毒品。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谷二‧阿芙蓉》: “阿芙蓉前代罕闻, 近方有用者, 云是罂粟花之津液也。 罂粟结青苞时, 午后以大针刺其外面青皮, 勿损里面硬皮, 或三五处。 次早津出, 以竹刀刮, 收入瓷器, 阴乾用之。 故今市者, 犹有苞片在内。” ▶ 陈少白 《尤少纨之略史》: “及资将罄, 则以其馀购阿芙蓉若干, 面包若干, 携归, 穷日夜之力以尽其阿芙蓉, 觉饿, 则啮面包以充饥。”参见“ 阿片 ”。
- 七级芙蓉: 借指七级浮图。 ▶ 明 何景明 《咏天灵寺塔》: “七级芙蓉起, 千年舍利藏。”
- 人镜芙蓉: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 “相国 李公 固言 , 元和 六年, 下第游 蜀 , 遇一老姥, 言: ‘郎君明年芙蓉镜下及第, 后二纪拜相’……明年, 果然状头及第, 诗赋题有‘人镜芙蓉’之目。”后因以“人镜芙蓉”为预兆科举得中的典故。
- 出水芙蓉: chū shuǐ fú róng 【解释】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示例】如果用~来形容这个女孩的容貌,一点也不过分。【拼音码】csfr【灯谜面】小荷才露尖尖角【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形容年轻女子【英文】a lotus flower when fully open
- 初发芙蓉: chū fā fú róng 【解释】发:开;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出处】《南史·颜延之传》:“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示例】她长得像~一样水灵【拼音码】cffr【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