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鰕(紅鰕)
- 拼音:hóng xiā
- 注音:ㄏㄨㄥˊ ㄒㄧㄚ
词语解释
- 见“ 红虾 ”。
- 红鱼: 1. 红色的鱼。 ▶ 唐 窦牟 《奉使至邢州赠李八使君》诗: “瓮头开绿蚁, 砧下落红鱼。” ▶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怀杨台文杨鼎文二秀才》: “钓前青翰交加倚, 醉后红鱼取次分。” 2. 红笛鲷的别称。 体长, 侧扁, 色鲜红。 栖息于暖海底层。 是我国 南海 重要的海产鱼之一。
- 红鲜: 1. 红米;红稻。 ▶ 唐 杜甫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诗: “玉粒足晨炊, 红鲜任霞散。” ▶ 仇兆鳌 注: “ 江 浙 人谓红米曰红鲜。” ▶ 唐 杜甫 《茅堂检校收稻》诗之一: “红鲜终日有, 玉粒吾未悭。” ▶ 仇兆鳌 注: “稻有红白二种, 红鲜, 红稻种名。” 2. 指鱼。 ▶ 晋 潘岳 《西征赋》: “红鲜纷其初载, 宾旅竦而迟御。” ▶ 唐 张松龄 《渔父》词: “钓得红鲜劈水开, 锦鳞如画逐钩来。” ▶ 元 张斛 《寓中江县楼》诗之七: “松薪炊白粲, 水蔓系红鲜。” 3. 色红而鲜艳。 ▶ 唐 张祜 《江南杂题》诗: “碧瘦三棱草, 红鲜百叶桃。” ▶ 前蜀 牛希济 《临江仙》词之七: “橘林霜重更红鲜。 ▶ 罗浮山 下, 有路暗相连。”
- 红鸾: 1. 神话传说中的红色仙鸟。 ▶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五七: “忽闻下界笙箫曲, 斜倚红鸾笑不休。” ▶ 前蜀 杜光庭 《题都庆观》诗: “三仙一一驾红鸾, 仙去云闲绕古坛。” 2. 旧时星命家所说的吉星, 主婚配等喜事。 ▶ 《水浒传》第一○四回: “目下红鸾照临, 应有喜庆之事。” ▶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效颦》: “想红鸾天喜, 未曾交运。” ▶ 清 李渔 《蜃中楼‧耳卜》: “想此行呵, 定有红鸾佳信。”
- 红骐驎: 见“ 红麒麟 ”。
- 红鸾天喜: 红鸾天喜 基本解释:红鸾:三时传说天上有红鸾星,主管人间的婚姻喜事。比喻婚姻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