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àofěi
用暴力劫夺财物,扰乱社会治安的人(总称)。
- 盗: dào ㄉㄠˋ1)偷窃,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窃。~贼。~伐。~...
- 匪: fěi ㄈㄟˇ1)强盗,抢劫财物的坏人:~徒。~首。叛~。2)不,不是...
- 盗劫: dàojié盗窃掠夺:~文物。
- 盗匿: 盗窃藏匿。 ▶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 “ 窦建德 之败也, 其将多盗匿库物。”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 “京师沟渠深广, 亡命多匿其中, 自名为‘无忧洞’。 甚者, 盗匿妇人, 又谓之‘鬼樊楼’。” ▶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 “适 浙 来一伧父与一词客争宠, 合 江 右某孝廉互谋, 使酒骂座, 讼之仪司, 诬以盗匿金犀酒器。”
- 盗剽: 1. 剽窃。 亦用为拟作之谦词。 ▶ 清 刘大櫆 《<汪在湘文集>序》: “余穷无所用于世, 宴居独处, 尝取三代 秦 汉 以来贤人志士之所为文章伏而读之, 慨然想见其用心, 欣然有慕乎作者之能事, 间亦盗剽仿效, 拟作以自娱嬉。” 2. 抢劫。 ▶ 林纾 《剑腥录》第十五章: “沿路有无盗剽, 与其轻身触险, 不如仍居此间, 惟 仲兄 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