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作是什么意思

  用"监作"造句
  • 监督制作。
        ▶ 《后汉书‧宦者传‧蔡伦》: “ 永元 九年, 监作秘剑及诸器械, 莫不精工坚密, 为后世法。”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谷水》: “使中谒者 魏郡 清渊 、 马宪 监作石桥梁柱, 敦敕工匠。”
        ▶ 宋 欧阳修 《御药陈承礼监造衮冕事》: “此是陛下新降指挥, 从来所患朝令夕改。 今若依前用 承礼 监作, 只是移御药院置局就少府监中耳。”
    II
    负有监督制作之责的官吏。
        ▶ 《隋书‧百官志下》: “将作寺大匠、丞、主簿、录事, 统左右校署令、丞, 各有监作等员。”
        ▶ 《旧唐书‧职官志三》: “掖廷局……监作掌监当杂作。”
  • :    (監)jiān ㄐㄧㄢˉ1)督察:~察。~控。~测。~护。~考。~听。...
  • :    zuò ㄗㄨㄛˋ1)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2)从事,做工:...
  • 监侍:    监护陪从。    ▶ 《宣和遗事》后集: “时帝终日下拜, 又饮食不进, 惊皇不安, 两日之中, 止饮水二杯。 二后但哭泣而已, 欲触柱死, 左右止之。 二十二日至三十日, 并在室中, 外户锁闭, 监侍者十馀人。”
  • 监伺:    监视探察。    ▶ 清 钱谦益 《明故光禄大夫赠少保谥文穆成公神道碑》: “盖是时 马帅 世龙 出自囹圄、受命总理, 方扼腕奋臂, 期却敌自效, 中枢恶其兀傲不善事己也, 使其私人监伺之。”    ▶ 周作人 《知堂回想录》一七一: “许多便服侦探在 端门 外聚集野餐, 这当时使我大吃一惊……深感在 中国 生存之不易, 到处要受到监伺, 危机四伏。”    ▶ 郭沫若 《蔡文姬》第四幕第一场: “左贤王对于本朝是有敌意的, 我们在 南匈奴 的期间, 他事事刁难, 对于我们的行动也常常监伺。”
  • 监修:      1.  监督修造。    ▶ 《魏书‧乐志》: “ 正光 中, 侍中、 安丰王 延明 受诏监修金石, 博探古今乐事。”    ▶ 宋 司马光 《言永昭陵建寺札子》: “今逆礼伤孝, 蠹财劳人, 但使僧徒及监修之人因此为名。”    ▶ 明 陆采 《明珠记‧桥会》: “今日本县差人修桥, 官人及早赶上, 站在 渭桥 边, 只做监修桥的官府。”    ▶ 《清会典‧工部一‧尚书侍郎职掌》: “巡幸则饬守土官以治道, 凡京工之归部者, 得旨则监修。”    2.  指对书籍修纂工作的监督。    ▶ 《旧唐书‧李吉甫传》: “时 吉甫 监修国史。”    ▶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不列监修官》: “ 宋太祖 晏驾, 若水 监修《实录》。”    ▶ 章炳麟 《中国通史略例》: “设局修史, 始自 唐 代, 繇 宋 逮 明 , 监修分纂, 汗漫无纪。”    3.  监督编修书籍之官。    ▶ 《宋史‧沈伦传》: “史官 李昉 、 扈蒙 撰《太祖实录》五十卷, 伦 为监修以献。”    ▶ 《宋史‧钱若水传》: “ 吕端 虽为监修, 以不莅局不得署名。”

相关词汇

        :    (監)jiān ㄐㄧㄢˉ1)督察:~察。~控。~测。~护。~考。~听。...
        :    zuò ㄗㄨㄛˋ1)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2)从事,做工:...
        监侍:    监护陪从。    ▶ 《宣和遗事》后集: “时帝终日下拜, 又饮食不进, 惊皇不安, 两日之中, 止饮水二杯。 二后但哭泣而已, 欲触柱死, 左右止之。 二十二日至三十日, 并在室中, 外户锁闭, 监侍者十馀人。”
        监伺:    监视探察。    ▶ 清 钱谦益 《明故光禄大夫赠少保谥文穆成公神道碑》: “盖是时 马帅 世龙 出自囹圄、受命总理, 方扼腕奋臂, 期却敌自效, 中枢恶其兀傲不善事己也, 使其私人监伺之。”    ▶ 周作人 《知堂回想录》一七一: “许多便服侦探在 端门 外聚集野餐, 这当时使我大吃一惊……深感在 中国 生存之不易, 到处要受到监伺, 危机四伏。”    ▶ 郭沫若 《蔡文姬》第四幕第一场: “左贤王对于本朝是有敌意的, 我们在 南匈奴 的期间, 他事事刁难, 对于我们的行动也常常监伺。”
        监修:      1.  监督修造。    ▶ 《魏书‧乐志》: “ 正光 中, 侍中、 安丰王 延明 受诏监修金石, 博探古今乐事。”    ▶ 宋 司马光 《言永昭陵建寺札子》: “今逆礼伤孝, 蠹财劳人, 但使僧徒及监修之人因此为名。”    ▶ 明 陆采 《明珠记‧桥会》: “今日本县差人修桥, 官人及早赶上, 站在 渭桥 边, 只做监修桥的官府。”    ▶ 《清会典‧工部一‧尚书侍郎职掌》: “巡幸则饬守土官以治道, 凡京工之归部者, 得旨则监修。”    2.  指对书籍修纂工作的监督。    ▶ 《旧唐书‧李吉甫传》: “时 吉甫 监修国史。”    ▶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不列监修官》: “ 宋太祖 晏驾, 若水 监修《实录》。”    ▶ 章炳麟 《中国通史略例》: “设局修史, 始自 唐 代, 繇 宋 逮 明 , 监修分纂, 汗漫无纪。”    3.  监督编修书籍之官。    ▶ 《宋史‧沈伦传》: “史官 李昉 、 扈蒙 撰《太祖实录》五十卷, 伦 为监修以献。”    ▶ 《宋史‧钱若水传》: “ 吕端 虽为监修, 以不莅局不得署名。”
        监伴:    监督陪伴。    ▶ 《前汉书平话》卷上: “帝令近人监伴三日, 不放出内。”
        监候:      1.  监禁候审。     ▶ 《水浒传》第三六回: “知县看罢, 且叫收禁牢里监候。”     ▶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圆驾》: “不想平章回朝, 恰遇 柳生 投见。 当时拿下, 递解 临安府 监候。”     ▶ 《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 滕大尹 ﹞喝教将两家妻小监候, 立限速拿正贼, 所获赃物暂寄库。”     2.   明 清 两代对判处死刑不立即执行者, 暂行监禁, 等候秋审、朝审复核的称为“监候”, 有斩监候和绞监候二种。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释道‧真人张元吉》: “上命监候待诛。”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 “奉旨 周镳 、 雷演祚 , 着监候处决。”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问拟》: “同一死罪, 则有立决、监候、直犯、杂犯之不同。” II封建时代天文官署的属官。     ▶ 《隋史‧百官志下》: “太史监候……为从九品。”     ▶ 《新唐书‧百官志二》: “司天台……五官监候三人, 正八品下。”     ▶ 《明史‧职官志三》: “钦天监……五官正推历法, 定四时。 司历、监候佐之。”
        监仓:      1.  监督仓库。    ▶ 《宋史‧太宗纪一》: “丙寅, 泗州 录事参军 徐璧 坐监仓受贿出虚券, 弃市。”    2.  监督仓库的官员。    ▶ 宋 苏轼 《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诗之一: “但见东轩堪隐几, 不知公子是监仓。”    ▶ 清 孔尚任 《燕台杂兴》诗之十七: “每日垂鞭归第邸, 有人来看孔方兄。”自注: “予畏监仓而得监铸, 免累可矣, 寒如故也。 泛交者不知, 多来称贷。”    3.  监狱。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检验》: “如人命果真, 当堂将凶犯重责收监, 其馀犯应收监仓者, 分别投监寄仓。”    ▶ 清 黄六鸿 《庶政‧佐贰滥刑》: “因势衿之呈送, 遂为狐媚之行, 因而滥禁监仓, 恣其凌虐, 是所谓傅虎而翼者矣!” 黄谷柳 《虾球传‧各自分飞》: “ 虾球 进了赤柱监狱, 跟他一同进去的有几十名童犯, 他们一律换上成人穿的宽大号衣, 住成人的监仓, 因为专为童犯而建筑的监狱还没有落成。”
        监元:    国子监课业考试第一名。    ▶ 《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 “ 黄小姐 又差 王安 送银两到 德称 寓中, 叫他廪例入粟。 明春就考了监元, 至秋发魁。”
        监仆:    贬称负责监察的人。    ▶ 清 顾炎武 《郡县论三》: “故天下之患一圉人之足办, 而为是纷纷者也, 不信其圉人而用其监仆, 甚者并监仆又不信焉, 而主人之耳目乱矣。”
        监兵:    监军。    ▶ 《史记‧李斯列传》: “ 始皇 有二十馀子, 长子 扶苏 以数直谏上, 上使监兵 上郡 , 蒙恬 为将。”    ▶ 元 杨维桢 《送监郡观闾公秩满序》: “公独佐监宪某官监兵某官, 与贼持者十有三日。”    ▶ 明 邵璨 《香囊记‧分歧》: “上疏奏 承明 , 要除奸佞。 却被奸谋谪贬, 远塞监兵, 飘飘置身一羽轻。”参见“ 监军 ”。
        监人:    监守之人。    ▶ 《宣和遗事》后集: “帝泣不能出声, 是日饮食不至, 惟监人私以浆水进之。”

相邻词汇

  1. "监人"什么意思
  2. "监仆"什么意思
  3. "监仓"什么意思
  4. "监伴"什么意思
  5. "监伺"什么意思
  6. "监侍"什么意思
  7. "监修"什么意思
  8. "监候"什么意思
  9. "监元"什么意思
  10. "监兵"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