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不通畅。 ▶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 “与之语, 虽不尽解, 要自胸中无滞碍。” ▶ 元 刘埙 《隐居通议‧理学一》: “则见天地万物, 洪纤曲直, 如清净琉璃, 无不洞彻, 自此了无滞碍。”徐特立《国文教授之研究》第一章: “若有创无因, 于历史习惯不合, 必多滞碍难行之处。” 滞: (滯)zhì ㄓˋ1)凝积,不流通,不灵活:停~。~留。~销。~空。呆...碍: (礙)ài ㄞˋ1)妨害,限阻:妨~。阻~。~事。障~。·参考词汇:h...滞碾: 言行迟缓。 ▶ 《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 “ 安公子 听他絮絮叨叨闹了半天才说完了, 敢则是这等样一套话, 才得把心放下;心里说: ‘这个人是怎么说话法子?’只是他天生的这样的滞碾人, 也就无法。” 滞着: 阻塞;不能宣泄。 ▶ 《吕氏春秋‧古乐》: “民气郁阏而滞著, 筋骨瑟缩不达, 故作为舞以宣导之。” 滞积: 1. 积压。 亦指积压的财物。 ▶ 《左传‧襄公九年》: “国无滞积, 亦无困人。” ▶ 《国语‧鲁语上》: “不腆先君之币器, 敢告滞积, 以纾执事。” ▶ 韦昭 注: “滞, 久也……谷久积则将朽败, 执事所忧也。” ▶ 汉 潘勖 《册魏公九锡文》: “粟帛滞积, 大业惟兴。” ▶ 宋 司马光 《知人论》: “丰衣食, 衍货财, 通有无, 纾滞积, 此司会之职也。” 2. 指郁积的思想感情。 ▶ 汉 蔡邕 《瞽师赋》: “咏新诗之悲歌, 舒滞积而宣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