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什么意思

发音:
  • léi ㄌㄟˊ
    1)古代走山路时乘坐的东西:“泽行乘舟,山行乘~。”
    lěi ㄌㄟˇ
    1)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具,像盘,中有隔档:“族人大怒,便兴~掷其面,夷甫都无言。”
  • 樏宅:    指山间古宅。    ▶ 清 魏源 《陪尾山泗源诗》: “安得真仙隐, 契此大喧寂。 何时泝 孔 津, 来伴 禹 樏宅。”
  • :    sù ㄙㄨˋ1)马槽。
  • 樏梩:    取土的器具。 樏, 盛土器;梩, 锹、锸之类的挖土用具。 亦谓以樏梩取土。    ▶ 明 王廷相 《风水》: “夫上世之人, 其亲死, 则举而委之于壑。 他日过之, 狐狸食之, 其颡有泚, 乃归, 反樏梩而掩之。 盖未知藏其体之为善也。”按, 此转述《孟子‧滕文公上》文, 《孟子》原作“虆梩”。    ▶ 《清史稿‧列女传二‧周怀伯妻边》: “亲族哀其志, 樏梩而掩之。”
  • :    zé ㄗㄜˊ1)柽木的别称。
  • :    lǔ ㄌㄨˇ1)古同“橹”。

相关词汇

        樏宅:    指山间古宅。    ▶ 清 魏源 《陪尾山泗源诗》: “安得真仙隐, 契此大喧寂。 何时泝 孔 津, 来伴 禹 樏宅。”
        :    sù ㄙㄨˋ1)马槽。
        樏梩:    取土的器具。 樏, 盛土器;梩, 锹、锸之类的挖土用具。 亦谓以樏梩取土。    ▶ 明 王廷相 《风水》: “夫上世之人, 其亲死, 则举而委之于壑。 他日过之, 狐狸食之, 其颡有泚, 乃归, 反樏梩而掩之。 盖未知藏其体之为善也。”按, 此转述《孟子‧滕文公上》文, 《孟子》原作“虆梩”。    ▶ 《清史稿‧列女传二‧周怀伯妻边》: “亲族哀其志, 樏梩而掩之。”
        :    zé ㄗㄜˊ1)柽木的别称。
        :    lǔ ㄌㄨˇ1)古同“橹”。
        :    guàn ㄍㄨㄢˋ1)古同“灌”,丛生的树木。
        :    liáng ㄌㄧㄤˊ1)见“梁”①~③。架海金樑
        :    tōng ㄊㄨㄥˉ1)古书上说的一种树;一说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二字的合写。
        :    mì ㄇㄧˋ1)古书上说的一种似槐的香木。
        樊鹿:    樊篱中的鹿。 比喻失去自由者。    ▶ 明 徐渭《对明篇》: “君今幸不为樊鹿, 亦似蛟蟠不得申。”

相邻词汇

  1. "樊鹿"什么意思
  2. "樋"什么意思
  3. "樌"什么意思
  4. "樍"什么意思
  5. "樎"什么意思
  6. "樏宅"什么意思
  7. "樏梩"什么意思
  8. "樐"什么意思
  9. "樑"什么意思
  10. "樒"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