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议是什么意思

  用"格议"造句

  •  1.  搁置的建议。
       ▶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 “始, 尧臣 还自 陕西 , 请先备 泾原 , 弗听。 及 葛怀敏 败, 帝思其言, 故复遣 尧臣 往。 于是前所格议, 多见施行。”
     
     2.  议论相悖。
       ▶ 清 傅维麟 《明书‧乱贼传》: “先是 钟 以总制军务至当临 俊 , 俊 负知材不肯下, 两相格议, 进止不速, 致 廷瑞 等得招集散亡, 势复大振。”
  • :    gé ㄍㄜˊ1)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子纸。方~儿布。2)法式,标准:...
  • :    (議)yì ㄧˋ1)意见,言论:~论。提~。建~。2)讨论,商量:商~...
  • 格论:    精当的言论;至理名言。    ▶ 南唐 李中 《献乔侍郎》诗: “格论思名士, 舆情渴直臣。”    ▶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 “善乎, 浦江 郑氏 对 太祖 之言曰: ‘臣同居无它, 惟不听妇人言耳。 ’此格论也。”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谒选》: “官中还债, 莫若任前省钱。 时称‘格论’。”
  • 格训:    正确而至当的训示。    ▶ 南朝 梁武帝 《禁豪家占假公田诏》: “用天之道, 分地之利, 盖先圣之格训也。”
  • 格评:    测量评定。    ▶ 《宋书‧二凶传‧始兴王浚》: “欲从 武康 紵溪 开 漕谷湖 , 直出海口……既事关大利, 宜加研尽, 登遣议曹从事史 虞长孙 与 吴兴 太守 孔山士 同共履行, 准望地势, 格评高下, 其川源由历, 莫不践校。”

相关词汇

        :    gé ㄍㄜˊ1)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子纸。方~儿布。2)法式,标准:...
        :    (議)yì ㄧˋ1)意见,言论:~论。提~。建~。2)讨论,商量:商~...
        格论:    精当的言论;至理名言。    ▶ 南唐 李中 《献乔侍郎》诗: “格论思名士, 舆情渴直臣。”    ▶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 “善乎, 浦江 郑氏 对 太祖 之言曰: ‘臣同居无它, 惟不听妇人言耳。 ’此格论也。”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谒选》: “官中还债, 莫若任前省钱。 时称‘格论’。”
        格训:    正确而至当的训示。    ▶ 南朝 梁武帝 《禁豪家占假公田诏》: “用天之道, 分地之利, 盖先圣之格训也。”
        格评:    测量评定。    ▶ 《宋书‧二凶传‧始兴王浚》: “欲从 武康 紵溪 开 漕谷湖 , 直出海口……既事关大利, 宜加研尽, 登遣议曹从事史 虞长孙 与 吴兴 太守 孔山士 同共履行, 准望地势, 格评高下, 其川源由历, 莫不践校。”
        格言:    géyán含有劝戒和教育意义的话,一般较为精练,如‘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格诗:      1.  介于今体诗与古体诗之间的一种诗体, 或称半格诗。    ▶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 “ 建安 无偶句, 西晋 颇有之, 日盛月加, 至 梁 陈 谓之格诗, 有排偶而无粘。    ▶ 沈 宋 又加翦裁, 成五言 唐 律。    ▶ 《长庆集》中尚有半格诗。”    ▶ 清 汪立铭 《白香山后集格诗注》: “顾格诗之义虽亡考, 而见诸公之文章者可证……由是观之, 格者但别于律诗之谓, 公前集既分古调乐府、歌行以类各次于讽谕、闲适、感伤之卷, 后集不复分类别卷, 遂统称之曰格诗耳。 时本于十一卷之首, 格诗下复系歌行杂体字, 是以格诗另为古诗之一体矣。”    2.  在科举中作为标准规格的诗。    ▶ 《旧五代史‧晋书‧李怿传》: “时常侍 张文宝 知贡举, 中书奏落进士数人, 仍请诏翰林学士院作一诗一赋, 下礼部, 为举人格样。 学士 窦梦徵 、 张砺 辈撰格诗格赋各一, 送中书, 宰相未以为允。”
        格览:    方言。 橄榄。    ▶ 元 郝经 《橄榄》诗题注: “﹝橄榄﹞南人谓之格览。”
        格调:    gédiào①指不同作家或不同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高稚。②〈书〉指人的风格或品格。
        格西:    藏语“格威西联”的省音, 意为“善知识”。    ▶ 藏 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的学位。 喇嘛按顺序学完必修的经典后, 可以考取不同等级的格西学位。 以后即可任扎仓(僧学院)或中小寺院的堪布(最高主持人)。
        格调说:     格调说拼音:gé diào shuō 注音:ㄍㄜˊ ㄉㄧㄠˋ ㄕㄨㄛ 词语解释 明、清时代的一种诗论。明代前后七子论诗推崇盛唐,主张从格律声调上学习古人,提倡格调。清代诗人沈德潜继承其主张,并加上温柔敦厚的“诗教”内容。
        格蚤:    方言。 跳蚤的别名。    ▶ 《中国歌谣资料‧半夜捉我打内战》: “蚊虫格蚤咬身上, 一晚哭到亮。”

相邻词汇

  1. "格蚤"什么意思
  2. "格西"什么意思
  3. "格览"什么意思
  4. "格言"什么意思
  5. "格训"什么意思
  6. "格论"什么意思
  7. "格评"什么意思
  8. "格诗"什么意思
  9. "格调"什么意思
  10. "格调说"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