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吴志‧孙休传》“ 丹阳 太守 李衡 ”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襄阳记》: “ 衡 每欲治家, 妻辄不听, 后密遣客十人于 武陵 龙阳 汜洲 上作宅, 种甘橘千株。 临死, 敕儿曰: ‘汝母恶我治家, 故穷如是。 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 不责汝衣食, 岁上一匹绢, 亦可足用耳。 ’”后遂称橘子为“李衡奴”。 ▶ 唐 罗隐 《秋日富春江行》诗: “远岸平如翦, 澄江静似铺。 紫鳞仙客驭, 金颗李衡奴。” 李: lǐ ㄌㄧˇ1)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衡: héng ㄏㄥˊ1)秤杆,泛指秤:~器。~镜(借指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李诗谢赋: 唐 李百药 工诗, 谢偃 善赋, 故称。 ▶ 《新唐书‧谢偃传》: “﹝ 谢偃 ﹞尝为《尘》、《影赋》二篇, 帝美其文, 召见, 欲 偃 作赋……时 李百药 工诗, 而 偃 善赋, 时人称‘ 李 诗 谢 赋’。” 李苦禅: 李苦禅( 1899年01月11日—1983年06月11日)原名李英、李英杰,字励公。山东省高唐县人。1899年1月11日(戊戌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唐县李奇庄的一个贫农家庭。考入艺专后,只能靠拉洋车交学费。早年在北大附设的“业余画法研究会”从徐悲鸿先生学习西画。曾投入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1922年考入国立北京美术学校西画系学习油画,是年接受同学赠名“苦禅”。 19 2 3年拜师齐白石,成为齐门第一名弟子。白石老人赠其手书云“苦禅(第画笔及思想将起余辈,尚不倒戈,真人品之高即可知矣”;认为“英(苦禅)也过我,英也无敌,若老死不事大名,是无鬼神矣”。193O年应林风眠校长之聘,赴杭州艺专任国画教授,他深入生活中去速写,以写意思想与笔墨整理成习作与创作,他将西方雕刻、绘画方法、精神融入国画教学。并率先将京戏作为“传统美学与文化艺术之综合”引进美术教学之中,亲自粉墨登台,现身说法,诚如当年《晨报》所评:“年来北方艺坛上创造派的先锋,异帜独标,要算这位大名鼎鼎的李苦禅先生。” 19 3 7年北京沦陷日寇之后,他毅然去取,参加了地下抗战工作,实践7他一生力倡的“必先有人格方有画格;所谓人格——爱国第一”之誓言。 19 4 6年,徐悲鸿聘其为北平艺专教授。1950年后在中央美术学院任国画教授等职。历经风云变幻而真志米混,终成中国写意画之一代宗师。济南建有“李苦禅纪念馆”。出版有《李苦禅画集》(山东人民出版社,曹禺作序)李诫: 李诫 基本解释:李诫(?-1110) : 北宋建筑家。字明仲,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曾任主管营缮的将作少监、将作监等职。主持过五王邸、辟雍、尚书省、龙德宫等建筑工程。著有《营造法式》(三十四卷),是中国古代完整的建筑专著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