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衡奴是什么意思

  • 《三国志‧吴志‧孙休传》“ 丹阳 太守 李衡 ”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襄阳记》: “ 衡 每欲治家, 妻辄不听, 后密遣客十人于 武陵 龙阳 汜洲 上作宅, 种甘橘千株。 临死, 敕儿曰: ‘汝母恶我治家, 故穷如是。 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 不责汝衣食, 岁上一匹绢, 亦可足用耳。 ’”后遂称橘子为“李衡奴”。
       ▶ 唐 罗隐 《秋日富春江行》诗: “远岸平如翦, 澄江静似铺。 紫鳞仙客驭, 金颗李衡奴。”
  • :    lǐ ㄌㄧˇ1)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
  • :    héng ㄏㄥˊ1)秤杆,泛指秤:~器。~镜(借指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
  • 李诗谢赋:    唐 李百药 工诗, 谢偃 善赋, 故称。    ▶ 《新唐书‧谢偃传》: “﹝ 谢偃 ﹞尝为《尘》、《影赋》二篇, 帝美其文, 召见, 欲 偃 作赋……时 李百药 工诗, 而 偃 善赋, 时人称‘ 李 诗 谢 赋’。”
  • 李苦禅:    李苦禅( 1899年01月11日—1983年06月11日)原名李英、李英杰,字励公。山东省高唐县人。1899年1月11日(戊戌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唐县李奇庄的一个贫农家庭。考入艺专后,只能靠拉洋车交学费。早年在北大附设的“业余画法研究会”从徐悲鸿先生学习西画。曾投入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1922年考入国立北京美术学校西画系学习油画,是年接受同学赠名“苦禅”。 19 2 3年拜师齐白石,成为齐门第一名弟子。白石老人赠其手书云“苦禅(第画笔及思想将起余辈,尚不倒戈,真人品之高即可知矣”;认为“英(苦禅)也过我,英也无敌,若老死不事大名,是无鬼神矣”。193O年应林风眠校长之聘,赴杭州艺专任国画教授,他深入生活中去速写,以写意思想与笔墨整理成习作与创作,他将西方雕刻、绘画方法、精神融入国画教学。并率先将京戏作为“传统美学与文化艺术之综合”引进美术教学之中,亲自粉墨登台,现身说法,诚如当年《晨报》所评:“年来北方艺坛上创造派的先锋,异帜独标,要算这位大名鼎鼎的李苦禅先生。” 19 3 7年北京沦陷日寇之后,他毅然去取,参加了地下抗战工作,实践7他一生力倡的“必先有人格方有画格;所谓人格——爱国第一”之誓言。 19 4 6年,徐悲鸿聘其为北平艺专教授。1950年后在中央美术学院任国画教授等职。历经风云变幻而真志米混,终成中国写意画之一代宗师。济南建有“李苦禅纪念馆”。出版有《李苦禅画集》(山东人民出版社,曹禺作序)
  • 李诫:    李诫 基本解释:李诫(?-1110) : 北宋建筑家。字明仲,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曾任主管营缮的将作少监、将作监等职。主持过五王邸、辟雍、尚书省、龙德宫等建筑工程。著有《营造法式》(三十四卷),是中国古代完整的建筑专著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关词汇

        :    lǐ ㄌㄧˇ1)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
        :    héng ㄏㄥˊ1)秤杆,泛指秤:~器。~镜(借指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
        :    nú ㄋㄨˊ1)阶级社会中受压迫、剥削、役使的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农~。...
        李诗谢赋:    唐 李百药 工诗, 谢偃 善赋, 故称。    ▶ 《新唐书‧谢偃传》: “﹝ 谢偃 ﹞尝为《尘》、《影赋》二篇, 帝美其文, 召见, 欲 偃 作赋……时 李百药 工诗, 而 偃 善赋, 时人称‘ 李 诗 谢 赋’。”
        李苦禅:    李苦禅( 1899年01月11日—1983年06月11日)原名李英、李英杰,字励公。山东省高唐县人。1899年1月11日(戊戌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唐县李奇庄的一个贫农家庭。考入艺专后,只能靠拉洋车交学费。早年在北大附设的“业余画法研究会”从徐悲鸿先生学习西画。曾投入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1922年考入国立北京美术学校西画系学习油画,是年接受同学赠名“苦禅”。 19 2 3年拜师齐白石,成为齐门第一名弟子。白石老人赠其手书云“苦禅(第画笔及思想将起余辈,尚不倒戈,真人品之高即可知矣”;认为“英(苦禅)也过我,英也无敌,若老死不事大名,是无鬼神矣”。193O年应林风眠校长之聘,赴杭州艺专任国画教授,他深入生活中去速写,以写意思想与笔墨整理成习作与创作,他将西方雕刻、绘画方法、精神融入国画教学。并率先将京戏作为“传统美学与文化艺术之综合”引进美术教学之中,亲自粉墨登台,现身说法,诚如当年《晨报》所评:“年来北方艺坛上创造派的先锋,异帜独标,要算这位大名鼎鼎的李苦禅先生。” 19 3 7年北京沦陷日寇之后,他毅然去取,参加了地下抗战工作,实践7他一生力倡的“必先有人格方有画格;所谓人格——爱国第一”之誓言。 19 4 6年,徐悲鸿聘其为北平艺专教授。1950年后在中央美术学院任国画教授等职。历经风云变幻而真志米混,终成中国写意画之一代宗师。济南建有“李苦禅纪念馆”。出版有《李苦禅画集》(山东人民出版社,曹禺作序)
        李诫:    李诫 基本解释:李诫(?-1110) : 北宋建筑家。字明仲,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曾任主管营缮的将作少监、将作监等职。主持过五王邸、辟雍、尚书省、龙德宫等建筑工程。著有《营造法式》(三十四卷),是中国古代完整的建筑专著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李舜臣:    李舜臣 基本解释:李舜臣(1545-1598) : 朝鲜李朝爱国将领。在壬辰卫国战争中,创制新式战船--龟船,指挥水军多次打败日本侵略军。1598年与中国明朝水军配合,在露梁海战中,击败日军,使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但他自己也在此战中殉国。
        李谢:    唐 李白 与 南朝 齐 谢朓 的并称。    ▶ 元 贡奎 《敬亭山》诗: “永言 李 谢 游, 岂惜岁月零。”    ▶ 陈毅 《由宣城泛湖东下》诗: “ 李 谢 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
        李自成起义:    LǐZìchéng Qǐyì明末李自成所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的政治主张,队伍发展到百万人,成为当时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公元1644年起义军在西安建立‘大顺’农民革命政权,不久,攻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后明将吴三桂勾结满洲贵族共同镇压起义军,起义失败,但李自成余部仍继续长期坚持抗清斗争。
        李贺:    lǐ hè[Li He] (790―816)字长吉,唐代福昌(现在河南省宜阳西)人。南园,是李贺在家读书的地方。他写了《南园十三首》,慨叹当时有许多作品不切合实用,悲秋一类诗文用在战争中无济于事
        李自成:    [Li Zicheng](1605?~1645)中国历史, 中国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原名鸿基。陕西米脂人。出身农家,曾为宁夏银川驿卒。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将。1636年高迎祥牺牲后继称闯王。1640年秋率军入河南,用举人李岩提出的“均田免赋”、“平买平卖”、“剿兵安民”等口号为纲领,得到人民热烈拥护,所部发展到百万。1643年攻取西安,次年春建立大顺政权,称大顺王,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朝。在吴三桂引入清军联合进攻下,迎战失利撤出北京,退回西安,转战河南。1645年在湖北被害。
        李贽:    李贽 基本解释:李贽(1527-1602) : 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原名载贽,号卓吾、宏甫、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回族。中举人,官至云南姚安知府。后移居各地,著书立说,被当朝者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自刎于狱中。哲学上属王阳明心学一派,师事泰州学派大师王襞,公然以异端自居,批判儒家道德和封建传统,肯定人的正常欲望的合理性。文学上反对复古摹拟,主张创作要崇尚自然,并提倡戏曲、小说。其主张对汤显祖、冯梦龙、袁宏道等有重要影响。有《焚书》、《藏书》、《续焚书》、《李温陵集》等。
        李膺门馆:    见“ 李膺门 ”。

相邻词汇

  1. "李膺门馆"什么意思
  2. "李自成"什么意思
  3. "李自成起义"什么意思
  4. "李舜臣"什么意思
  5. "李苦禅"什么意思
  6. "李诗谢赋"什么意思
  7. "李诫"什么意思
  8. "李谢"什么意思
  9. "李贺"什么意思
  10. "李贽"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