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指竹子。 以其劲直有节, 故称。 ▶ 宋 苏轼 《此君庵》诗: “寄语庵前抱节君, 与君到处会相亲。”参见“ 此君 ”。 2. 即竹夫子。 夏天床席间取凉的竹笼。 ▶ 明 杨维桢 《竹夫人传》: “夫人 竹氏 ……自号 抱节君 , 其先为 孤竹君 之子。” 抱节: 坚守节操。 ▶ 明 何景明 《明妃引》:...君: jūn ㄐㄩㄣˉ1)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主。~子(a.旧指贵族、...抱节: 坚守节操。 ▶ 明 何景明 《明妃引》: “古来抱节本难遇, 况复蛾眉人所姤。” ▶ 清 姚椿 《<乔处士遗集>序》: “当 明 末造时, 东南人士, 多以文学抱节终老, 或名著当世, 或日久乃显。” ▶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 “ 蒋竹山 词极秾丽, 其人则抱节终身。” 抱蓄: 谓所怀的才能。 ▶ 宋 司马光 《和之美二贫诗》: “满腹岂无才, 抱蓄未有施。” 抱蔓摘瓜: bào wàn zhāi guā 【解释】顺藤摸瓜。比喻扩大案情,牵连无罪的人。【出处】《乐府诗集·杂歌谣辞·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了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绝抱蔓归。”【拼音码】bwzw【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斩尽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