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深切思念;念念不忘。
▶ 宋 王安石 《奉酬许承权》诗: “三秋不见每惓惓, 握手山林复怅然。”
▶ 明 李贽 《与河南吴中丞书》: “昨冬获读与 晋老 书, 欲仆速离 武昌 , 甚感远地惓惓至意。”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 “交书 徐公 , 即挂帆还 白下 , 终不得消息, 心殊惓惓。”
2. 烦闷, 失意貌。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绣》: “积半月, 为仆所窥, 阴与舅力要之归。 意惓惓不自得。”
▶ 何垠 注: “惓, 音券, 闷也。”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异犬》: “侯漫应之, 惓惓而返。”
II
1. 恳切貌。
▶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 “褰余帱而请御兮, 愿尽心之惓惓。”
▶ 《魏书‧律历志上》: “恐一朝先犬马, 竟无丝发之益, 使律法长绝, 遗恨没世, 是以慺慺惓惓, 不敢忘怠。”
▶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 “多感君侯惓惓垂问, 某有心事, 今不敢隐。”
▶ 清 戴名世 《潘木崖先生诗序》: “荏苒岁月, 寥落无成, 恐遂已废业, 负先生惓惓奖励之意。”
▶ 柯灵 《香雪海‧千里共婵娟》: “采一束最美最稀见的山花……献与爱国的海外侨胞, 表一表我惓惓的心意。”
2. 忠心耿耿貌。
▶ 《汉书‧刘向传》: “欲终不言, 念忠臣虽在甽亩, 犹不忘君, 惓惓之义也。”
▶ 颜师古 注: “惓惓, 忠谨之意。 惓读与拳同。”
▶ 《新唐书‧张说传论》: “ 说 于 玄宗 最有德, 及 太平 用事, 纳忠惓惓, 又图封禅, 发明典章, 开元 文物彬彬, 说 力居多。”
▶ 宋 陈亮 《<三国纪年>序》: “ 先主 诸臣惓惓 汉 事之心, 庸可没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二: “﹝ 朱轼 ﹞忠君爱国之枕, 至死惓惓, 可谓大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