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懟)
duì ㄉㄨㄟˋ
1)怨恨:怨~。怨怼
- 怼怒: 怨怒。 ▶ 《史记‧周本纪》: “今杀王太子, 王其以我为雠而怼怒乎?”
- 总龟: 1. 古代对知识渊博者之誉称。 ▶ 唐 颜真卿 《丽正殿学士殷君墓碣铭》: “ 贺 呼君为五总龟, 以龟千年五聚, 问无不知也。”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 “古今博洽之士, 有称府者, 有称库者……有称总龟者。” ▶ 清 龚自珍 《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 “义学之渊海, 三藏之总龟。” 2. 用以称内容博大的典籍。
- 怼怨: 怨恨。 ▶ 《晏子春秋‧外篇上三》: “君居处无节, 衣服无度, 不听正谏, 兴事无已, 赋敛无厌, 使民如将不胜, 万民怼怨。” ▶ 清 魏源 《道光洋艘征抚记上》: “自封港以后, 英 商货船先后至者二三十艘, 皆不得入口, 人人怼怨。”
- 总齐: 犹统一。 ▶ 汉 韦孟 《讽谏诗》: “总齐群邦, 以翼大 商 。” ▶ 《旧唐书‧裴度传》: “迨弼朕躬, 总齐方夏, 尔则有吊伐底宁之力。”
- 怼恨: 怨恨。 ▶ 南朝 梁 萧子良《净住子净行法门‧在家从恶门》: “加以憍慢放逸, 贡高怼恨, 诤讼邪命, 诈现异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