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ùyīndiànhuà
装有录音设备的电话,能自动录下通话内容。
录音电话是什么意思
- lùyīndiànhuà
装有录音设备的电话,能自动录下通话内容。
相关词汇
- 录音: lù yīn用机械、光学或电磁等方法把声音记录下来:~机ㄧ~棚。◆ 录...
- 电话: diànhuà①利用电流使两地的人互相交谈的装置,主要由发话器、受话器...
- 录音: lù yīn用机械、光学或电磁等方法把声音记录下来:~机ㄧ~棚。◆ 录音lùyīn用录音机记录下来的声音:放~ㄧ听~。
- 电话: diànhuà①利用电流使两地的人互相交谈的装置,主要由发话器、受话器和线路三部分组成。②用电话装置传递的话:打~ㄧ我没有接到他的~。
- 录音带: lùyīndài①录音用的磁带。②经过录音可以重新播出的磁带。
- 录音机: lùyīnjī把声音记录下来并能重新放出的机器。有不同的类型,通常指磁带录音机。
- 打电话: dǎ diànhuà[call;call up;phone] 用电话与某人讲话。比喻暗通消息
- 电话亭: diànhuàtíng设在路旁或邮电局内形状像小亭子的供公众打电话的设施。
- 电话局: 转接电话和管理有关电话业务的机构。 局内的主要设备是电话交换机, 可通过有线电或无线电通信电路接转电话。
- 电话机: 由受话器、送话器和附属开关及呼叫装置等构成的通讯设备。 按送话器电源和呼叫电信号供电方式的不同, 可分为磁石式电话机、共电式电话机和自动式电话机等。
- 通电话: tōng diànhuà[call up; call;be on the telephone with;communicate by telephone;give sb. a ring] 与人通过电话进行交谈
- 卡式录音机: kǎshì lùyīnjī[tape recorder;cassette] 即盒式录音机
- 传呼电话: chuánhū diànhuà指有人管传呼的公用电话。
- 对讲电话: duìjiǎng diànhuà[intercommunication telephone] 也叫直通电话,一种不用交换机接转的可直接通话的通讯工具
- 无线电话: wúxiàn diànhuà利用无线电波传送的电话。通话的两方面各有一套无线电收发设备。
- 有线电话: yǒuxiàn diànhuà靠导线传送的电话,在通话的两地之间有导线连接。普通电话大多是有线电话。◆ 有线电话yǒuxiàn diànhuà靠导线传送的电话,在通话的两地之间有导线连接。普通电话大多是有线电话。
- 电视电话: diànshìdiànhuà带有电视装置的电话,通话时彼此可以看见。
- 电话会议: diànhuà huìyì(不在一个地方的人)利用电话装置举行的会议。
- 电话号码: diànhuà hàomǎ[felelphone number] 电话管理部门为电话机设定的号码
- 长途电话: 超出本地区电话网通话范围的长距离电话。
- 录黄: 宋 时中书省承旨起草的一种文件。 ▶ 《宋史‧职官志一》: “﹝中书省﹞承制画旨以授门下省。 令宣之, 侍郎奉之, 舍人行之, 留其所得旨为底;大事奏禀得旨者为‘画黄’, 小事拟进得旨者为‘录黄’。” ▶ 《宋会要辑稿‧职官一》: “中书省、枢密院面奉宣旨, 别以黄纸书, 中书令、侍郎、舍人宣奉行讫, 录送门下省为画黄。 受批降若覆请得旨及入状得画事, 别以黄纸亦书宣奉行讫, 录送门下省为录黄。” ▶ 宋 苏辙 《论软堰申三省状》: “窃见中书省录黄北流软堰事……候下手日, 先将检计到功料奏取指挥。”
- 彖: tuàn ㄊㄨㄢˋ1)《易经》中解释卦义的文字:~辞(亦称“卦辞”)。彖辞
- 彖传: 《易传》之一。 分《上彖》、《下彖》两篇, 内容为论断六十四卦卦名、卦辞的意义。 本自成篇, 列于经后, 今通行注疏本分列于六十四卦, 凡卦内“《彖》曰”即是。 与《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统称为《易》之十翼。 旧说为 孔子 撰述。 今人考定谓非一人所作。 参阅 高亨 《周易大传今注》。
- 录音室: 录音室 基本解释:用以记录语音、数据或音乐的专用录音工作场所。在内装修上需强调电声效果,具有吸音、隔音、扩散和辐射等措施,以使语音清晰、音乐逼真;在装置上应采用高保真传声器、耳机、均衡、调音、放大及录放设备。
- 彖定: 断定。 ▶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 “未尽询谋之诚, 遽下彖定之语, 此其流弊。 以视偶语之禁, 腹诽之罚, 尚为可怖。”
- 彖系: 《周易》中《彖传》与《系辞》的并称。 ▶ 唐 杜甫 《宿凿石浦》诗: “斯文忧患馀, 圣哲垂《彖》《系》。” ▶ 仇兆鳌 注: “彖谓卦辞, 系谓《系辞传》。” ▶ 明 方孝孺 《勉学诗》之七: “《家》《睽》在妇德, 《彖》《系》有遗音。” ▶ 清 顾炎武 《谒夫子庙》诗: “道统三王大, 功超二帝优。 斯文垂《彖》《系》, 吾志在《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