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廪赐是什么意思

  • 俸禄和赏赐。
       ▶ 《后汉书‧董卓传》: “廪赐断绝, 妻子饥冻。”
       ▶ 《周书‧柳敏传》: “ 文帝 见而叹异之, 特加廪赐。”
       ▶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军赏罚》: “﹝ 川 班殿直﹞廪赐优给, 与御马直等。”
  • :    lǐn ㄌㄧㄣˇ1)米仓,亦指储藏的米:仓~。~生(即“廪膳生员”,中...
  • :    (賜)cì ㄘˋ1)给,旧时指上级给下级或长辈给小辈:~予。~死。赏~...
  • 廪赡:      1.  供给粮食等生活物资。    ▶ 《后汉书‧朱浮传》: “﹝ 朱浮 ﹞乃多发诸郡仓谷, 廪赡其妻子。”廪, 一本作“ 禀 ”。    2.  粮饷给养。    ▶ 《宋史‧钱若水传》: “许召勇敢之士为随身部曲, 廪赡不充, 则官为支给。”
  • 廪费:    谓公用经费。    ▶ 明 李东阳 《乐亭知县蒋原用墓志铭》: “岁所得, 常廪费不足, 则继以家橐。 未常苟取, 人信其廉。”
  • 廪银:    指在学生员向官府领取的折算成银两的膳食津贴。    ▶ 《六部成语‧户部》有廪银目, 原注曰: “诸生应领廪米, 折银给发。”

相关词汇

        :    lǐn ㄌㄧㄣˇ1)米仓,亦指储藏的米:仓~。~生(即“廪膳生员”,中...
        :    (賜)cì ㄘˋ1)给,旧时指上级给下级或长辈给小辈:~予。~死。赏~...
        廪赡:      1.  供给粮食等生活物资。    ▶ 《后汉书‧朱浮传》: “﹝ 朱浮 ﹞乃多发诸郡仓谷, 廪赡其妻子。”廪, 一本作“ 禀 ”。    2.  粮饷给养。    ▶ 《宋史‧钱若水传》: “许召勇敢之士为随身部曲, 廪赡不充, 则官为支给。”
        廪费:    谓公用经费。    ▶ 明 李东阳 《乐亭知县蒋原用墓志铭》: “岁所得, 常廪费不足, 则继以家橐。 未常苟取, 人信其廉。”
        廪银:    指在学生员向官府领取的折算成银两的膳食津贴。    ▶ 《六部成语‧户部》有廪银目, 原注曰: “诸生应领廪米, 折银给发。”
        廪贡:    指府、州、县的廪生被选拔为贡生。 亦用以称以廪生的资格而被选拔为贡生者。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八回: “ 莫某人 他是个廪生, 他捐功名, 又不从廪贡上报捐, 另外弄个监生。”    ▶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四章: “像 志哥 这盛年就读到中学, 毕了业, 不是廪贡, 也是秀才。”
        廪锡:    廪赐。    ▶ 《陈书‧姚察传》: “ 察 自居显要, 甚励清洁, 且廪锡以外, 一不交通。”
        廪藏:    廪蓄。    ▶ 唐 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 “破坏豪黠, 除去冗费。 岁中, 廪藏皆羡溢。”
        廪食:      1.  仓储的粮食。    ▶ 唐 沈亚之 《学解嘲对》: “客有以今廪食之不充, 漕挽不胜于弊, 是劳远而堕近以为问者。”    ▶ 宋 范仲淹 《论西京事宜札子》: “然彼空虚已久, 绝无储积, 急难之时, 将何以备?宜以将有朝陵之名, 渐营廪食。”    2.  公家供给口粮。    ▶ 《韩非子‧内储说上》: “ 南郭 处士请为王吹竽, 宣王 说之, 廪食以数百人。”    ▶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遣其子母从居, 县为筑盖家室, 皆廪食给薪菜盐豉炊食器席蓐。”    3.  指公家供给的粮食。    ▶ 《汉书‧苏武传》: “ 武 既至海上, 廪食不至。”
        廪蓄:    谓国库所储之粮。    ▶ 《新唐书‧刘蕡传》: “省不急之费以赡黎元, 则廪蓄不乏矣。”    ▶ 清 唐甄 《潜书‧达政》: “廪蓄不私敛, 发济不失时, 水旱蝗螽不为灾, 为上善政一。”
        廪饩:      1.  旧指由公家供给的粮食之类的生活物资。    ▶ 《南史‧萧正德传》: “敕所在给汝廪饩。”    ▶ 唐 李渤 《喜弟淑再至为长歌》: “虽然廪饩各不一, 就中总免拘常伦。”    2.  指科举时代由公家发给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    ▶ 唐 杜牧 《礼部尚书崔公行状》: “复建立儒宫, 置博士, 设生徒, 廪饩必具, 顽惰必迁。”    ▶ 《元史‧选举志一》: “百官子弟之就学者, 常不下二三百人, 宜增其廪饩。”    3.  泛指薪给。    ▶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银行下》: “另举在股董事十人, 襄赞其成, 重其事权, 丰其廪饩。”    4.  赠送给人粮食之类生活物资。    ▶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 “﹝ 李丞相 ﹞久之方省曰: ‘故人也。 ’遂廪饩之。”
        廪膳生:    即廪生。    ▶ 《明史‧选举志一》: “先以六等试诸生优劣, 谓之岁考, 一等前列者, 视廪膳生有缺, 依次充补, 其次补增广生。”    ▶ 《清史稿‧选举志一》: “生员色目, 曰廪膳生、增广生、附生。”参见“ 廪生 ”。

相邻词汇

  1. "廪膳生"什么意思
  2. "廪蓄"什么意思
  3. "廪藏"什么意思
  4. "廪贡"什么意思
  5. "廪费"什么意思
  6. "廪赡"什么意思
  7. "廪银"什么意思
  8. "廪锡"什么意思
  9. "廪食"什么意思
  10. "廪饩"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