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昆仑是什么意思

  用"康昆仑"造句
  • 康昆仑
    基本解释:唐代琵琶家。西域康国(今中亚撒马尔罕一带)人。少时即习琵琶,曾有长安“第一手”之称。贞元年间一次琵琶竞技中遇琵琶高手段善本,即拜请为师,尽得其艺。
  • 昆仑丘:    见“ 昆仑丘 ”。
  • 昆仑儿:    同“昆仑奴”。   唐 顾况 《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 “ 昆仑 儿, 骑白象, 时时锁著师子项。”
  • 昆仑墟:      1.   昆仑山 的基部。 亦指 昆仑山 。    ▶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 “觐 王母 于 昆墟 , 要 帝台 于 宣岳 。”    ▶ 唐 李白 《赠崔侍御》诗: “风涛傥相因, 更欲淩 昆墟 。”    2.  指 方丈山 。    ▶ 《山海经‧海外南经》: “ 昆仑墟 在其东, 墟四方。”    ▶ 毕沅 注: “此 东海 方丈山 也。”
  • 昆仑子:    刻如人形的器玩。    ▶ 《太平广记》卷四百引 唐 牛肃 《纪闻》: “ 夏县 令 宇文泰 犹子 进 , 尝于田间得一昆仑子。 洗拭之, 乃黄金也。”
  • 昆仑瓜:    茄子的别名。    ▶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草篇》: “茄子……又一名昆仑瓜。”

相关词汇

        昆仑:      1.  古代亦写作“昆仑”。    ▶ 昆仑山 。 在 新疆 西藏 之间, 西接 帕米尔 高原, 东延入 青海 境内。 势极高峻, 多雪峰、冰川。 最高峰达七七一九米。 古代神话传说, 昆仑山 上有 瑶池 、 阆苑 、 增城 、 县圃 等仙境。    ▶ 《庄子‧天地》: “ 黄帝 游乎 赤水 之北, 登乎 昆仑 之丘。”    ▶ 《楚辞‧离骚》: “邅吾道夫 昆仑 兮, 路修远以周流。”    ▶ 唐 韩愈 《杂诗》之三: “ 昆仑 高万里, 岁尽道苦邅。”    ▶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词: “底事 昆仑 倾 砥柱 , 九地 黄 流乱注?”    2.  古代西方国名。    ▶ 《书‧禹贡》: “织皮, 昆仑 、 析支 、 渠 、 搜 , 西戎即叙。”    ▶ 孔 传: “织皮, 毛布。 有此四国, 在荒服之外, 流沙之内。”一说此指 昆仑山 。    ▶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 “衣皮之民, 居此 昆仑 、 析支 、 渠搜 三山之野者, 皆西戎也。”    3.  古代泛指 中印半岛 南部及 南洋 诸岛各国或其国人。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 “暗中大战, 谦之 手射 阳迈 柁工, 船败纵横, 昆仑 单舸接得 阳迈 。”    ▶ 唐 张籍 《昆仑儿》诗: “ 昆仑 家住海中洲, 蛮客将来 汉 地游。”    ▶ 《旧唐书‧南蛮传‧林邑》: “自 林邑 以南, 皆卷发黑身, 通号为 昆仑 。”    4.  “ 昆仑奴 ”的省称。    ▶ 唐 王维 《贺神兵助取石堡城表》: “龛中有尊像一, 左右真人六, 并师子、昆仑各二。”    5.  泛指奴仆。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余德》: “向暮, 有两昆仑捉马挑灯, 迎导以去。”参见“ 昆仑奴 ”。    6.  特指 昆仑 奴 磨勒 。    ▶ 明 王錂 《春芜记‧说剑》: “你看他乘云驾雾凭虚走, 早把那 昆仑 秘术来传受。”    ▶ 清 顾彩 《髯樵传》: “女泣如雨, 诉失身状, 愿公为 昆仑 。”参见“ 昆仑奴 ”。    7.  古代称皮肤黑色的人。    ▶ 《晋书‧后妃传下‧孝武文李太后传》: “时后为宫人, 在织坊中, 形长而色黑, 宫人皆谓之昆仑。”    ▶ 《旧五代史‧慕容彦超传》: “尝冒姓 阎 氏, 体黑麻面, 故谓之 阎昆仑 。”    8.  指玉制酒器。    ▶ 唐 李商隐 《魏侯第东北楼堂书所见成篇》: “锁香金屈戌, 带酒玉昆仑。”    9.  酒名。 “ 昆仑觞 ”的省称。    ▶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诃陵樽》: “外堪欺玳瑁, 中可酌昆仑。”原注: “酒名。”参见“ 昆仑觞 ”。    10.  道教语。 指头脑。    ▶ 《云笈七签》卷十二引《太上黄庭外景经》: “子欲不死修昆仑。”    ▶ 《云笈七签》卷十七: “眼为日月, 发为星辰, 眉为华盖, 头为昆仑。”    11.  脐之别名。    ▶ 《黄庭内景经‧治生》“兼行形中八景神” 梁丘子 注引《玉纬经》: “脐中为太一君, 主人之命也, 一名中极, 一名太渊, 一名昆仑, 一名特枢。”
        昆仑丘:    见“ 昆仑丘 ”。
        昆仑儿:    同“昆仑奴”。   唐 顾况 《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 “ 昆仑 儿, 骑白象, 时时锁著师子项。”
        昆仑墟:      1.   昆仑山 的基部。 亦指 昆仑山 。    ▶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 “觐 王母 于 昆墟 , 要 帝台 于 宣岳 。”    ▶ 唐 李白 《赠崔侍御》诗: “风涛傥相因, 更欲淩 昆墟 。”    2.  指 方丈山 。    ▶ 《山海经‧海外南经》: “ 昆仑墟 在其东, 墟四方。”    ▶ 毕沅 注: “此 东海 方丈山 也。”
        昆仑奴:      1.  古代豪门富家以 南海 国人为奴, 称“昆仑奴”。    ▶ 《宋书‧王玄谟传》: “又宠一 昆仑 奴子, 名 白主 。 常在左右, 令以杖击群臣。”    ▶ 唐 裴鉶 《传奇‧昆仑奴》: “时家中有 昆仑 奴 磨勒 , 顾瞻郎君曰: ‘心中有何事, 如此抱恨不已?何不报老奴?’” 宋 朱彧《萍洲可谈》: “ 广 中富人多畜鬼奴……有一种近海者, 入水眼不眨, 谓之 昆仑 奴。”    2.  亦省称“ 昆奴 ”。 特指 昆仑 奴 磨勒 。    ▶ 唐 裴鉶 《传奇‧昆仑奴》有 昆仑 奴 磨勒 , 负 崔生 逾十重垣, 与红绡妓相会, 并帮助出奔的故事。 见《太平广记》卷一九四。 后因以借指热心助人婚事者。    ▶ 清 钮琇 《觚剩‧姜楚兰》: “ 兰 折简致生曰: ‘资 虬髯 之帑, 济鷫裘之困, 未为过也。 愿假 昆奴 , 速完 邛 遇。 ’”
        昆仑子:    刻如人形的器玩。    ▶ 《太平广记》卷四百引 唐 牛肃 《纪闻》: “ 夏县 令 宇文泰 犹子 进 , 尝于田间得一昆仑子。 洗拭之, 乃黄金也。”
        昆仑瓜:    茄子的别名。    ▶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草篇》: “茄子……又一名昆仑瓜。”
        昆仑竹:    昆仑山 所产之竹。 相传 黄帝 取之以制律管。 见《汉书‧律历志上》。    ▶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 “律比 昆仑 竹, 音知燥湿弦。”亦省称“ 昆竹 ”。    ▶ 北齐 刘昼 《刘子‧崇学》: “海蚌未剖, 则明珠不显; 昆 竹未断, 则凤音不彰。”昆, 一本作“ 昆 ”。
        昆仑舶:    古代 南海 诸国的商船。    ▶ 《南齐书‧荀伯玉传》: “又度丝锦与 昆仑 舶营货, 辄使传令防送过 南州津 。”    ▶ 《北齐书‧魏收传》: “遇 昆仑 舶至, 得奇货猓然褥表、美玉盈尺等数十件。”
        昆仑觞:    酒名。    ▶ 北魏 时以 河 源水所酿的一种酒。
        昆仑道:    指 汉 时 汶上 明堂的通道。    ▶ 《史记‧孝武本纪》: “于是上令 奉高 作明堂 汶上 , 如 带 ( 公玊带 )图。 及五年修封, 则祠 太一 、五帝于明堂上坐……天子从 昆仑道 入, 始拜明堂如郊礼。”    ▶ 司马贞 索隐: “ 玊带 明堂图中为复道, 有楼从西南入, 名其道曰 昆仑 。 言其似 昆仑山 之五城十二楼, 故名之也。”参见“ 昆仑 ”。
        昆仑黄:    矿物名。 雌黄的一种。    ▶ 《重修政和证类本草‧玉石中‧雌黄》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曰: “今雌黄出 武都 仇池 者, 谓武都仇池黄…… 扶南 林邑 者, 谓昆仑黄, 色如金, 而似云母甲错, 画家所重。”
        玉昆仑:    玉质的酒盏。    ▶ 唐 李商隐 《魏侯第东北楼堂郢叔言别》诗: “锁香金屈戌, 带酒玉昆仑。”    ▶ 冯浩 注: “此玉昆仑, 似指酒器耳。”
        黑昆仑:    指原 槟榔屿 、 马六甲 的土人。    ▶ 清 黄遵宪 《养疴杂诗》之七: “欲废平生“无鬼论”, 回头却是黑 昆仑 。”
        喀喇昆仑山:    kālākūnlún shān[Karakorum Mountains] 中国与克什米尔边界上的大山脉。主干延伸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克什米尔之间,东南部伸入西藏自治区境内,长约400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主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居世界第二。雪线海拔5000米左右,是世界中、低纬度最大的山岳冰川区。红其拉甫(山口)为中国、巴基斯坦间主要交通孔道
        昆仑使者:    神话传说中的 西王母 的使者。 据《汉武帝内传》载, 武帝 居 承华殿 , 见一青衣子, 自称为 西王母 所使, 自 昆仑山 来, 传命帝服清斋, 绝人事, 以待 西王母 来相会晤。    ▶ 唐 李贺 《昆仑使者》诗: “ 昆仑 使者无消息, 茂陵 烟树生愁色。”
        昆仑县圃:    见“ 昆圃 ”。
        康普顿-伯内特夫人:    [Compton-Burnett, Ivy](1884.6.5,英格兰 米德尔塞克斯 平纳~1969.8.27,伦敦) 英国女作家。她采取一种几乎完全使用对话的小说体裁,解剖爱德华时代中产阶层家庭的人们之间的关系。毕业于伦敦大学,1911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多洛勒斯》。在第二部小说《牧师和长老》(1925) 中,她用简练的对话来刻画许多人物并推进情节,这种风格使她成名。她的小说常处理争权的斗争:小说《夫与妻》(1931)描述一位暴虐的母亲;《一个家庭及其家长》(1935)中,父亲是个暴君。1967年获大英帝国勋章及女爵士称号。
        康时:      1.  太平时世。    ▶ 南朝 宋 颜延之 《请立浑天仪表》: “精测尚矣, 则七晷运变, 无匪康时。”    2.  匡时, 使时世安定。    ▶ 《北史‧邢峦传》: “臣闻乘机而动, 武之善经, 未有舍干戚而康时, 不征伐而统一。”    ▶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 “山川倒徙, 太阶怀息乱之臣;天地离乖, 元首伫康时之具。”    ▶ 宋 苏轼 《南康望湖亭》诗: “许国心犹在, 康时术已虚。”
        康有为:    kāng yǒuwéi[Kang Youwei] (1858.3.19―1927.3.21) 中国近代思想家、戊戌变法运动的领袖、学者。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人。早年接触西方文化。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他联合各省赴京会试的1300余举人上书,要求光绪帝拒和迁都,变法图强。后在京组织强学会,编印《中外纪闻》,创办《强学报》,宣传变法。1898年4月成立保国会。他屡向光绪帝上奏折,企图在不改变帝制的条件下改革政治、经济、军事,使中国富强。9月变法失败后,他逃亡国外。1899年7月在加拿大组织保皇会,抵制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后发表反对共和与保存国粹的言论,企图恢复清王朝。1917年7月参与张勋复辟失败。1927年在青岛去世
        康日:    谓太平岁月。    ▶ 唐 李频 《府试老人星见》诗: “海内逢康日, 天边见寿星。”
        康格里夫:    [Congreve, William](1670.1.24,英格兰 约克郡 利兹附近的巴德西~1729.1.19,伦敦) 英国剧作家。受到德莱顿的提携,剧本《老光棍》(1693)使他一举成名。后来的作品还有《两面派》(1693)、《以爱还爱》(1695)和他的杰作《如此世道》(1700)。其他的作品有一度受欢迎的悲剧《悼亡的新娘》(1697),许多的诗作、翻译作品和两部歌剧剧本。他以精彩的喜剧对话、对当时的英国上流社会的讽刺的刻画、可笑的粗俗故事、对当时那种矫揉造作的风气讽刺式的审视开创了英国的风尚喜剧。参阅王政复辟时期文学(Restoration literature)。康格里夫,油画,内勒(Godfrey Kneller)绘于1709年;现藏伦敦国立肖像画陈列馆。
        康斯托克:    [Comstock, Anthony](1844.3.7,美国 康涅狄格州 新迦南~1915.9.21,纽约州 纽约市) 美国改革家。早年提出禁止人工流产和色情文学。1873年努力促使国会通过一项严厉的联邦法令提出《康斯托克法》,以禁止邮递淫秽邮件。1873年建立纽约卖淫查禁署,自任署长,直至去世。作为美国邮政部特派员(1873~1915),他指挥对出版商和色情书籍的卖主进行突然搜查。著有《为年轻人设置的圈套》(1883)和《道德对艺术》(1888)。
        康梁:      1.  沉溺于逸乐。    ▶ 《淮南子‧要略》: “ 文王 之时, 纣 为天子, 赋敛无度, 杀戮无止, 康梁沉湎, 宫中成市。”    ▶ 高诱 注: “康梁, 耽乐也。”    2.   清 末戊戌变法的首要人物 康有为 与 梁启超 的并称。    ▶ 章太炎 《狱中》: “中岁主《时务报》, 与 康 梁 诸子委蛇, 亦尝言及变法。”
        康斯太布尔:    [Constable, John](1776.6.11,英格兰 萨福克 东伯格霍尔特~1837.3.31,伦敦) 英国画家。1799年进入伦敦皇家美术学院,开始其绘画事业。从未出过国,其最佳作品是描写英国乡村的美景。1813年和1814年画了两大包速写本和油画稿,保存至今,完好无损。其中有200多幅风景画。他精于水彩画和油画。他最著名的成就是小幅油画习作的创作,这些画所表现的都是农村日常生活的景色,如变化的阳光、移动的云彩等,在色彩和光影上都有独到之处。1830年他的许多画被制成网线铜版画出版。他与J.M.W.特纳齐名,都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风景画家。康斯太布尔自画像,铅笔及水彩素描;现藏伦敦国立肖像画陈列馆。
        康歌:    见“ 康哉之歌 ”。

相邻词汇

  1. "康斯坦茨湖"什么意思
  2. "康斯太布尔"什么意思
  3. "康斯托克"什么意思
  4. "康日"什么意思
  5. "康时"什么意思
  6. "康普顿-伯内特夫人"什么意思
  7. "康有为"什么意思
  8. "康格里夫"什么意思
  9. "康梁"什么意思
  10. "康歌"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