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应鼙 ”。
- 应: (應)yīng ㄧㄥˉ1)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该。~分...
- 鞞: bǐng ㄅㄧㄥˇ1)刀剑柄上或鞘上近口处的装饰(一说刀剑鞘):“维玉...
- 应须: 1. 应当;应该。 ▶ 唐 杜甫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尤工远势古莫比, 咫尺应须论万里。” ▶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词: “人物应须天上去, 一日君恩三接。” ▶ 《老残游记》第十回: “你既明白这个道理, 应须知道好即是坏, 坏即是好, 同那月球的明暗, 是一个道理。” 2. 一应所需。 ▶ 《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 “以御史中丞 裴冕 兼左庶子, 陇西郡 司马 刘秩 试守右庶子……应须士马、甲仗、粮赐等, 并于当路自供。”
- 应难: 1. 应付危难。 ▶ 《管子‧重令》: “臣下不顺, 上令难行, 则应难不捷。” 2. 答难。 ▶ 汉 扬雄 《法言‧重黎》: “请问‘盖天’。 曰: ‘盖哉!盖哉!应难未几也。 ’” 汪荣宝 义疏: “ 子云 有难盖天八事……彼时盖天家必有强辞夺理以应之者, 故曰应难未几也。”
- 应验: yìngyàn(预言、预感)和后来发生的事实相符:他的预测果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