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受约请。
▶ 《花城》1981年第6期: “一天, 外交官突然打电话给我, 要我来一趟。 我应约于一个周末来到这幢房子。”
- 应: (應)yīng ㄧㄥˉ1)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该。~分...
- 约: (約)yuē ㄩㄝˉ1)绳子。2)拘束,限制:~束。~法。制~。~定俗...
- 应给: 供给。 ▶ 宋 苏舜钦 《谘目五》: “人人尽取, 恐下户贫民难以应给。” ▶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二: “ 许仲宣 , 青社 人, 三为随军转运使……凡所索则随应给。”
- 应绳: 1. 合乎绳墨。 ▶ 《庄子‧马蹄》: “匠人曰: 我善治木, 曲者中钩, 直者应绳。” 2. 喻符合规矩法度。 ▶ 晋 陆机 《文赋》: “苟铨衡之所裁, 固应绳其必当。”
- 应箓: 顺应符命。 古时以此为帝王之兆。 籙, 帝王所谓的天赐符命之书。 ▶ 《晋书‧乐志下》: “改《上邪》为《大晋承运期》, 言圣皇应籙受图, 化象神明也。” ▶ 《北史‧刘昉传》: “ 士彦 称有相者, 云其应籙, 年过六十, 必据九五。” ▶ 唐 张说 《舞马词》: “圣君出震应籙, 神马浮 河 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