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西暖流是什么意思

  用"巴西暖流"造句
  • 巴西暖流

    拼音:bā xī nuǎn liú
    注音:ㄅㄚ ㄒㄧ ㄋㄨㄢˇ ㄌㄧㄨˊ

    词语解释

    南大西洋西部南美洲沿岸的暖流。大西洋南赤道洋流的南支,沿巴西东岸南流,在南纬40°附近,与西风漂流汇合。
  • 暖流:    nuǎnliú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暖流的水温比它所到区域的水温高◇一股~涌上心头。
  • 巴西侯:    传说中的猿精。    ▶ 《太平广记》卷四四五引 唐 戴孚 《广异记‧张鋋》载: 吴郡 张鋋 , 暮经 巴西 , 有自称巴西侯者邀其饮酒, 坐上有白额侯等。    ▶ 张鋋 沉醉, 醒后见旁卧者为一大猿及白额虎等巨兽。
  • 巴西果:    [Brazil nut]玉蕊科高大乔木。学名Bertholletia excelsa。产于南美洲,在世界贸易中是主要的坚果产品之一。果皮坚硬,形似大椰子,内含种子8~24枚,分室排列,如柑橘。种子具三角形,种皮极为坚硬。种子含脂高,并富含蛋白质,味似杏仁或椰子。植株野生于亚马孙河流域,高可达45米以上。
  • 巴西高原:    巴西高原 基本解释:南美洲中东部的大高原。因主要在巴西境内,故名。面积5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除南极大陆外面积最大的高原。地表起伏和缓,大部分海拔600~900米,从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边缘近大西洋岸有著名的大崖壁。铁、锰、有色金属、水晶等矿藏丰富。
  • 巴西利卡:    [basilica]原为古罗马一种公共建筑物,通常是一座大型长方形建筑,里面有一开放式大厅,在一端或两端设有高台。一种形式是中间为大厅,两侧为列柱廊高台,后面是一个后堂。早期基督教徒采用了这种形式建造教堂。在早期基督教的巴西利卡中,以列柱把中堂与较低的侧廊隔开,侧廊或有拱顶或有檐部,其上为有侧窗的墙面以支撑屋顶。长型中堂正好在后堂前方与一较短的耳堂相交,构成十字形的平面,这种形式成为标准的教堂形式,一直维持到现在。“巴西利卡”也是一种荣誉头衔,专门颁给一些以年代久远或因成为国际礼拜的中心而闻名的天主教或希腊正教的教堂。参阅座堂(cathedral)。

相关词汇

        暖流:    nuǎnliú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暖流的水温比它所到区域的水温高◇一股~涌上心头。
        巴西侯:    传说中的猿精。    ▶ 《太平广记》卷四四五引 唐 戴孚 《广异记‧张鋋》载: 吴郡 张鋋 , 暮经 巴西 , 有自称巴西侯者邀其饮酒, 坐上有白额侯等。    ▶ 张鋋 沉醉, 醒后见旁卧者为一大猿及白额虎等巨兽。
        巴西果:    [Brazil nut]玉蕊科高大乔木。学名Bertholletia excelsa。产于南美洲,在世界贸易中是主要的坚果产品之一。果皮坚硬,形似大椰子,内含种子8~24枚,分室排列,如柑橘。种子具三角形,种皮极为坚硬。种子含脂高,并富含蛋白质,味似杏仁或椰子。植株野生于亚马孙河流域,高可达45米以上。
        巴西利卡塔:    [Basilicata]意大利南部自治区。西部为山区,东部为低矮丘陵和宽阔谷地,首府波坦察。古代称卢卡尼亚,中世纪初由伦巴第联盟统治。在霍亨斯陶芬王朝衰微(1254)之前,巴西利卡塔在意大利南部的事务中起过重要作用;后来随同那不勒斯王国经历了多变的命运,直到1861年归属意大利。在1980年灾难性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经济以农业为主。人口约609,000(1996)。
        巴西高原:    巴西高原 基本解释:南美洲中东部的大高原。因主要在巴西境内,故名。面积5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除南极大陆外面积最大的高原。地表起伏和缓,大部分海拔600~900米,从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边缘近大西洋岸有著名的大崖壁。铁、锰、有色金属、水晶等矿藏丰富。
        巴西利卡:    [basilica]原为古罗马一种公共建筑物,通常是一座大型长方形建筑,里面有一开放式大厅,在一端或两端设有高台。一种形式是中间为大厅,两侧为列柱廊高台,后面是一个后堂。早期基督教徒采用了这种形式建造教堂。在早期基督教的巴西利卡中,以列柱把中堂与较低的侧廊隔开,侧廊或有拱顶或有檐部,其上为有侧窗的墙面以支撑屋顶。长型中堂正好在后堂前方与一较短的耳堂相交,构成十字形的平面,这种形式成为标准的教堂形式,一直维持到现在。“巴西利卡”也是一种荣誉头衔,专门颁给一些以年代久远或因成为国际礼拜的中心而闻名的天主教或希腊正教的教堂。参阅座堂(cathedral)。
        巴览子:    即巴旦杏。    ▶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 “又有托小盘卖乾果子, 乃……人面子、巴览子、榛子、榧子、虾具之类。”参见“ 巴旦杏 ”。
        巴西利亚:     巴西利亚拼音:bā xī lì yà 注音:ㄅㄚ ㄒㄧ ㄌㄧˋ ㄧㄚˋ 词语解释 巴西首都,现代化新兴城市。首都联邦区人口约167万(1993年)。1956年选定城址和动工兴建。1960年迁都至此。工业有建筑材料、电力、印刷等。全国铁路、公路、航空中心。城市布局独特,建筑新颖。绿化面积占市区的60%。风景优美。 [Brasilia]巴西首都。临巴拉那河,位于戈亚斯州境内。虽然1789年便有计划要将首都迁到内陆,但巴西利亚的建设直到1956年才开始。新城市由建筑师L.科斯塔和尼迈耶尔负责设计。1960年联邦政府开始从里约热内卢迁此。这个城市是政治中心而不是工业中心,但许多全国性的大公司的总部都设在该市。附近还有巴西利亚国家公园。人口:市1,493,000(1991);都会区约1,778,000(1995)。
        巴谩:    见“ 巴镘 ”。
        巴豆:    bādòu①常绿小乔木,叶子卵圆形,花小,结蒴果。②这种植物的种子,是剧烈的泻剂。
        巴西:    巴西 基本解释:南美洲东部国家。临大西洋。赤道横贯北部。面积8512万平方千米,人口151亿(1993年),均居全洲首位。首都巴西利亚。北有亚马孙平原,湿热多雨,覆盖热带雨林;其余绝大部分为巴西高原,干、湿季分明。拥有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世界重要铁矿石出口国。咖啡产量和出口量长期居世界首位,大豆、蔗糖、可可和橘汁等产量和出口量也居世界前列。 [Brazil]正式名称巴西联邦共和国。巴西国旗南美洲中部国家。面积:约8,506,663平方千米。人口:约172,118,000(2001)。首都:巴西利亚。巴西的种族在殖民时期早期就已开始混合,未混血的人种极少,这些印第安人多半居住在移民难以到达的亚马孙河平原最僻远地区。语言:葡萄牙语(官方语言)。宗教:天主教和传统的印第安人及非洲的宗教信仰。货币:雷阿尔。巴西可分为几个地形区,但主要是亚马孙河盆地和巴西高地(高原)。巴西高原平均海拔1,000米,主要位于东南部,而位于北部的亚马孙盆地海拔不到250米。亚马孙盆地(已知约有1,000多条支流)占有该国面积的45%左右。境内其他的河流包括圣弗朗西斯科河、巴纳伊巴河、巴拉圭河、上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沿大西洋的海岸线7,406千米外除了亚马孙河河口的马拉若岛、卡维亚纳岛以及北部的马拉卡岛之外,没有大的岛屿。优良港口有贝伦、萨尔瓦多、里约热内卢、圣多斯和阿雷格里港。巴西广大的森林是许多产品的来源,而稀树草原是饲养牛只的优良场地。农业占有重要地位,矿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巴西属开发中的市场经济,以制造、金融服务和贸易业为主。巴西为共和国,两院制。国家元首暨政府首脑是总统。对于巴西早期土著居民的情况知之甚少。虽然从理论上讲,根据1494年的《托德西利亚斯条约》该地区归属葡萄牙,但直到1500年卡布拉尔偶然到达这块土地后才正式宣布对它的所有权。16世纪30年代初葡萄牙人首先在东北海岸和圣维森特(今圣保罗附近)定居;在下一个世纪里,法国人和荷兰人也建立了一些小的居民点。1640年建立了总督辖区,1673年里约热内卢成为首都。1808年当拿破仑入侵葡萄牙时,巴西成为葡萄牙国王约翰六世的避难所及政府所在地;最终宣布成立葡萄牙、巴西和阿尔加维联合王国,1815~1821年约翰在巴西实行统治。约翰回到葡萄牙后,佩德罗一世宣布巴西独立。1889年他的继承人佩德罗二世被废黜,采用托管联邦共和国的宪法。20世纪移民增加,制造业成长,同时又经常发生军事政变并中断人民的自由。在巴西利亚建设新首都,意在促进内陆地区的发展,却加剧了通货膨胀。1979年以后,军人政府逐渐采取民主措施,1989年举行29年来的第一次总统大选。20世纪90年代末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

其他语言

相邻词汇

  1. "巴西"什么意思
  2. "巴西侯"什么意思
  3. "巴西利亚"什么意思
  4. "巴西利卡"什么意思
  5. "巴西利卡塔"什么意思
  6. "巴西果"什么意思
  7. "巴西高原"什么意思
  8. "巴览子"什么意思
  9. "巴谩"什么意思
  10. "巴豆"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