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峚山是什么意思

  • 山名。 在 陕西省 商县 境。
       ▶ 《山海经‧西山经》: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 曰 峚山 , 其上多丹木, 员叶而赤茎, 黄花而赤实, 其味如饴, 食之不饥。”
       ▶ 郝懿行 笺疏: “ 郭 注《穆天子传》及 李善 注《南都赋》、《天台山赋》引此经俱作 密山 , 盖峚, 密古字通也。”
       ▶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四: “丹木生何许, 乃在 峚山 阳。”
  • :    mì ㄇㄧˋ1)〔~山〕山名,在中国陕西省商州市境。亦作“密山”。
  • :    shān ㄕㄢˉ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
  • :    lǐ ㄌㄧˇ1)山低而长。2)下山道。3)丘名。4)〔~崺〕同“逦迤”,曲折连绵,如“升东岳而知众山之~~也。”
  • 峛崺:      1.  逦迤。 连绵不断貌。    ▶ 汉 扬雄 《法言‧吾子》: “观书者, 譬诸观山及水, 升 东岳 而知众山之峛崺也。”    ▶ 明 王慎中 《登金山口绝顶》诗: “瞻峰皆峛崺, 陟涧数回缅。”    ▶ 清 恽敬 《望仙亭记》: “ 谷鹿州 之东, 接 京家山 , 陂陀峛崺, 具隈蔚之盛。”    2.  供上下行走的斜道。    ▶ 《汉书‧扬雄传上》: “登降峛崺, 单埢垣兮。”    ▶ 颜师古 注: “峛崺, 上下之道也。”
  • 峙立:    zhìlì[stand towering] 耸立两山隔河峙立

相关词汇

        :    mì ㄇㄧˋ1)〔~山〕山名,在中国陕西省商州市境。亦作“密山”。
        :    shān ㄕㄢˉ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
        :    lǐ ㄌㄧˇ1)山低而长。2)下山道。3)丘名。4)〔~崺〕同“逦迤”,曲折连绵,如“升东岳而知众山之~~也。”
        峛崺:      1.  逦迤。 连绵不断貌。    ▶ 汉 扬雄 《法言‧吾子》: “观书者, 譬诸观山及水, 升 东岳 而知众山之峛崺也。”    ▶ 明 王慎中 《登金山口绝顶》诗: “瞻峰皆峛崺, 陟涧数回缅。”    ▶ 清 恽敬 《望仙亭记》: “ 谷鹿州 之东, 接 京家山 , 陂陀峛崺, 具隈蔚之盛。”    2.  供上下行走的斜道。    ▶ 《汉书‧扬雄传上》: “登降峛崺, 单埢垣兮。”    ▶ 颜师古 注: “峛崺, 上下之道也。”
        峙立:    zhìlì[stand towering] 耸立两山隔河峙立
        :    fǎ ㄈㄚˇ1)“法”的讹字。
        峙积:    积储。 峙, 通“ 庤 ”。    ▶ 《宋史‧地理志二》: “ 河北路 盖《禹贡》 兖 、 冀 、 青 三州之域……商贾贸迁, 刍粟峙积。”
        :    tóng ㄊㄨㄥˊ1)同“峒”。
        :    zhì ㄓˋ1)直立,耸立:~立。对~(相对而立)。两峰相~。·参考词汇:stand erect towershì ㄕˋ1)〔繁~〕地名,在中国山西省。·参考词汇:stand erect towerzhì(1)(形声。从山,寺声。本义:稳固地、高高地立起)(2)同本义 [tower aloft]五山始峙而不动。――《列子·汤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步出夏门行》(3)又如:峙立(4)引申为相对耸立,对立 [stand face to face;tower facing each other]六国互峙。――晋·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5)储备 [store up]峙乃糗粮。――《书·费誓》以峙其峙。――《诗·大雅·崧高》(6)又如:峙积(积储)另见 shì鸾鹄停峙 旗布星峙 棋布错峙 瓜分鼎峙 山峙渊渟 对峙 鹄峙鸾停 鸾停鹄峙 峙立 鼎峙 岳峙渊渟 鹄峙鸾翔 川渟岳峙 渊渟岳峙
        :    wéi ㄨㄟˊ1)古同“嵬”。2)古同“峗”。
        峘岳:    即 恒岳 。 北岳 恒山 。    ▶ 《八琼室金石补正‧唐白鹿泉神祠碑》: “ 恒州 刺史 韦济 文, 峘岳 山人 裴抗 书。”

相邻词汇

  1. "峘岳"什么意思
  2. "峙"什么意思
  3. "峙积"什么意思
  4. "峙立"什么意思
  5. "峚"什么意思
  6. "峛"什么意思
  7. "峛崺"什么意思
  8. "峜"什么意思
  9. "峝"什么意思
  10. "峞"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