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太常寺、光禄寺、将作监、都水监等寺、监两级官署的并称。 ▶ 宋 司马光 《论谷宜归一札子》: “其旧日三司所管钱谷财用, 事有散在五曹及诸寺监者, 并乞收归户部。” 寺: sì ㄙˋ1)古代官署名:太常~(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鸿胪~(略...监: (監)jiān ㄐㄧㄢˉ1)督察:~察。~控。~测。~护。~考。~听。...寺省: 古时中央行政机构“省”和“寺”的合称。 ▶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 “使寺省之规, 剥床至足;公卿之嗣, 怀安败名。” ▶ 清 褚人获 《坚瓠四集‧太冬烘》: “ 成都 詹 某为谏官, 以 安国 尝建言移寺省, 上章击之。” 寺署: 官署。 ▶ 《后汉书‧蔡邕传》: “今灾眚之发, 不于它所, 远则门垣, 近在寺署, 其为监戒, 可谓至切。” ▶ 晋 潘岳 《西征赋》: “街里萧条, 邑居散逸, 营宇寺署, 肆廛管库, 蕞芮于城隅者, 百不处一。” 寺棘: 大理寺的别称。 古代听讼于棘木之下, 大理寺为掌刑法的最高机关, 故名。 ▶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 “县花聊主管, 寺棘且羁縻。”自注: “予九年授大理评事, 知 苏州 长洲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