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犹奇书。 觚, 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简。 ▶ 《急就篇》卷一: “急就奇觚与众异。” ▶ 颜师古 注: “言学僮急当就此奇好之觚, 其中深博, 与众书有异也。” 2. 奇特, 不一般。 ▶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 “此政体者, 谓之共和, 斯谛实之共和矣, 谓之专制, 亦奇觚之专制矣。” ▶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 “至 勖宾霍尔 , 则自既以兀傲刚愎有名, 言行奇觚, 为世稀有。” 奇: qí ㄑㄧˊ1)特殊的,稀罕,不常见的:~闻。~迹。~志。~观。~妙。...觚: gū ㄍㄨˉ1)古代酒器,青铜制,盛行于中国商代和西周初期,喇叭形口,...奇解: qíjiě[singular solution] 一种数学解,它不含任意常数也不是特解奇览: qílǎn[singular excursion centre] 罕见的游览胜地生平奇览。――《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奇警: 1. 谓机敏出众。 ▶ 《宋史‧王圭传》: “ 圭 弱岁奇警, 出语惊人。” 2. 指文字或言论含义新颖、深切。 ▶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一》: “中 唐 诗以 韩 、 孟 、 元 、 白 为最。 ▶ 韩 孟 尚奇警, 务言人所不敢言。” ▶ 鲁迅 《彷徨‧孤独者》: “他议论非常多, 而且往住颇奇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