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òu ㄙㄡˋ
1)〔咳(ké)~〕见“咳1”。
·参考词汇:
cough咳嗽 枕石嗽流
- 嗽口: 含水(或别的液体)洗口腔。 ▶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种牙》: “俾患者饱食而吞丸药七粒, 复与没药入汤, 嗽口片时, 牙皆动软可下矣。” ▶ 《儿女英雄传》第九回: “一时, 茶来了, 大家嗽口喝茶。” ▶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 “ 曾皓 用茶嗽口, 愫方 拿过一个痰桶, 曾皓 吐入。”
- 嗼然: 形容安静无声。
- 嗽吮: 吮吸;吸饮。 ▶ 《汉书‧佞幸传‧邓通》: “ 文帝 尝病痈, 邓通 常为上嗽吮之。” ▶ 汉 王充 《论衡‧验符》: “﹝ 建初 ﹞四年, 甘露下 泉陵 、 零陵 、 洮阳 、 始安 、 冷道 五县……民嗽吮之, 甘如饴蜜。”
- 嗼: mò ㄇㄛˋ1)静,寂静:“饥马盈厩~然,未见刍也。”2)喷嚏。
- 嗽月: 神话中兽名。 ▶ 晋 王嘉 《拾遗记‧岱舆山》: “有兽名嗽月, 形似豹, 饮金泉之液, 食银石之髓。 此兽夜喷白气, 其光如月, 可照数十亩, 轩辕 之世获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