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咏叹思念。 ▶ 宋 王安石 《答戚郎中君书》: “阻阔风貌, 固常咏思。” ▶ 周善培 《辛亥四川事变之我》: “与 四川 士大夫谈, 但及辛亥争路事, 无不太息而念其时某也尝以语言争, 某也尝以文字争, 凡名字一□于其时者, 至今为人咏思叹仰。” 2. 歌咏所思者。 ▶ 明 海瑞 《淳安稿引》: “壬戌入觐归, 缘道咏思, 恍如有得。 归取故籍, 参考博访, 以订所思。” 咏: yǒng ㄩㄥˇ1)唱,声调有抑扬地念:~赞。歌~。吟~。~唱。2)用...思: sī ㄙˉ1)想,考虑,动脑筋:~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咏想: 遐想。 咏, 通“ 永 ”。 ▶ 唐 沈亚之 《梦游仙赋》: “谅人生之皆梦, 孰云夕非而昼是。 驰咏想之悠悠兮, 轴吾情于万里。” 咏扇: 1. 指 汉 班婕妤 以扇为喻, 写诗自伤故事。 ▶ 班 失宠后作《怨诗》, 谓裁齐纨素为扇, “团团似明月”, 深得君王喜爱, 常在君王手中;一旦秋节至, 凉风起, 遂“弃捐箧笥中, 恩情中道绝”。 详见《玉台新咏》卷一。 ▶ 南唐 李中 《新秋有感》诗: “ 张翰 思鲈兴, 班姬 咏扇情。” 2. 泛指失宠而哀伤。 ▶ 唐 长孙佐辅 《古宫怨》诗: “看笼不记薰龙脑, 咏扇空曾秃鼠须。” 咏怀: yǒnghuái抒发情怀抱负:~诗│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