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和解弭兵。 ▶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 “ 长沙 太守 孙坚 亦起兵诛 卓 …… 卓 以 坚 为破虏将军, 冀其和弭, 坚 讨 卓 逾壮。” 和: hé ㄏㄜˊ1)相安,谐调:~美。~睦。~谐。~声。~合(a.和谐;b...弭: mǐ ㄇㄧˇ1)平息,停止,消除:~除。~谤(止息诽谤)。~患。~兵(...和弱: 1. 调和抑制。 ▶ 《淮南子‧原道训》: “圣人将养其神, 和弱其气, 平夷其形。” 2. 温和文弱。 ▶ 《晋书‧虞潭传》: “ 潭 貌虽和弱, 而内坚明, 有胆决。” ▶ 《陈书‧宜都王叔明传》: “仪容美丽, 举止和弱, 状似妇人。” ▶ 《南史‧鲍泉传》: “ 方诸 见 泉 和弱, 每有谘陈未尝用, 使 泉 伏床骑背为马, 书其衣作其姓名, 由是州府尽相欺。” 和弦: héxián[chord] 两个或几个音,尤指由于其音高频率成简单比而和谐融会在一起的一些音奏响的乐音组合和弹: 相应和的弹奏。 ▶ 晋 陆机 《鞠歌行》: “鼓钟歇, 岂自欢, 急弦高张思和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