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样行事。 ▶ 汉 王充 《论衡‧顺鼓》: “盗贼之发, 与此同操。” 2. 指有同样志行的人, 犹同道。 ▶ 宋 王令 《答束徽之索诗》诗: “因疑今世人, 恐有我同操。” 同: tóng ㄊㄨㄥˊ1)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操: cāo ㄘㄠˉ1)拿,抓在手里:~刀。~觚(手持木简,指写诗作文)。~...同敝相济: 犹同恶相济。同揆: 同一法则, 同一道理。 ▶ 《三国志‧吴志‧周鲂传》: “夫物有感激, 计因变生, 古今同揆。” ▶ 《南史‧恩幸传论》: “而任隔疏情, 殊涂一致, 权归近狎, 异世同揆。” ▶ 清 魏源 《大学古本叙》: “以《中庸》证《大学》, 先后同揆, 若合符节。” ▶ 章炳麟 《文学说例》: “寻其辞例, 是亦同揆。” 同文: 1. 同用一种文字。 ▶ 《礼记‧中庸》: “书同文。” ▶ 《汉书‧艺文志》: “古制, 书必同文, 不知则阙。” ▶ 唐 骆宾王 《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 “四隩同文, 五方异色。” 2. 犹言国人。 因其所用文字同, 故称。 ▶ 《陈书‧吴明彻传》: “风威慑于异俗, 功效著于同文。” ▶ 夏衍 《乐水》: “所以他们的作品也变成了只供‘同文’欣赏的‘技艺’, 而失却了领导民众精神生活的作用。” 3. 通译文字。 ▶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 “今内之有同文、方言之馆舍, 外之有出洋学习之生徒, 行之数十年, 而国家不获人才之用, 盖有由也。”参见“ 同文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