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香是什么意思

  用"司香"造句

  •  1.   明 内侍官名, 多由宦官担任。 负责烧香等事宜。 见《明史‧职官志三》。
       ▶ 清 顾炎武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 “每陵二太监, 犹自称司香。”
     
     2.  泛指负责烧香的人。
       ▶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六二: “臣 朔 家原有细君, 司香 燕姞 略知文。”
       ▶ 刘逸生 注: “司香, 管烧香。”
  • :    sī ㄙˉ1)主管,操作:~法。~机。~令。~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
  • :    xiāng ㄒㄧㄤˉ1)气味好闻,与“臭”相对:~味。~醇。芳~。清~...
  • 司马:    Sīmǎ姓。
  • 司非:      1.  谓掌管人们的错误、过失。    ▶ 前蜀 杜光庭 《上元玉局化众修黄籙斋词》: “三官纪过, 五帝司非, 凭此忏祈, 皆希洗荡。”    2.  星宿名。    ▶ 《宋史‧天文志三》: “司非二星, 在司危北。”
  • 司马中:    汉 代皇宫的内门。    ▶ 《汉书‧元帝纪》: “令从官给事宫司马中者, 得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    ▶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司马中者, 宫内门也。 司马主武, 兵禁之意也。”参见“ 司马门 ”。

相关词汇

        :    sī ㄙˉ1)主管,操作:~法。~机。~令。~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
        :    xiāng ㄒㄧㄤˉ1)气味好闻,与“臭”相对:~味。~醇。芳~。清~...
        司马:    Sīmǎ姓。
        司非:      1.  谓掌管人们的错误、过失。    ▶ 前蜀 杜光庭 《上元玉局化众修黄籙斋词》: “三官纪过, 五帝司非, 凭此忏祈, 皆希洗荡。”    2.  星宿名。    ▶ 《宋史‧天文志三》: “司非二星, 在司危北。”
        司马中:    汉 代皇宫的内门。    ▶ 《汉书‧元帝纪》: “令从官给事宫司马中者, 得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    ▶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司马中者, 宫内门也。 司马主武, 兵禁之意也。”参见“ 司马门 ”。
        司隶章: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载: 新莽 末年 淮阳王 刘玄 起兵后, 将北都 洛阳 , 以 刘秀 兼代司隶校尉。    ▶ 刘秀 置僚属, 作文移与属县, 从事伺察。 一如旧章。    ▶ 三辅 吏士东迎 刘玄 部队, 及见司隶僚属, 皆欢喜不自胜。 老吏或垂涕曰: “不图今日复见 汉 官威仪!”本谓恢复 汉 朝官仪服饰制度。 后用以比喻帝室中兴, 国土重光。    ▶ 《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 “还睹司隶章, 复见东都礼。”    ▶ 张铣 注: “章, 仪也。”    ▶ 唐 杜甫 《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诗之二: “司隶章初睹, 南阳 气已新。”
        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北宋大臣、史学家。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宋仁宗赵祯宝元元年(1038)举进士甲科,屡迁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等,遇事敢言,多所建白。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龙图阁直学士。三年,撰《通志》八卷奏呈,颇为英宗重视,命设局续修。宋神宗赵顼即位,擢翰林学士,名其书曰《资治通鉴》,并亲自作序,俾日进读。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司马光极力反对,其意见不被采取,乃求外任。熙宁三年(1070),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次年,改判西京(今河南洛阳东)御史台。从此居洛阳十五年,六任闲职,皆以书局自随,专意编纂《资治通鉴》。元丰七年(1084),书成。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听政,召司马光为门下侍郎,进尚书左仆射,成为反对变法的领袖人物。他任相不到一年,尽罢新法(见元□更化)。元□元年(1086)病死,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学识渊博,史学之外,音乐、律历、天文、书数,无所不通。但不喜释、老之学,他说:“其微言不能出吾书,其诞吾不信也。”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隶:    官名。    ▶ 《周礼》秋官之属。    ▶ 汉武帝 置司隶校尉, 领兵一千二百人, 捕巫蛊, 督察大奸猾。 后罢其兵, 改察 三辅 、 三河 、 弘农 七郡。    ▶ 哀帝 时称司隶, 东汉 复旧称, 仍察七郡。    ▶ 魏 晋 以后沿用, 唐 废。 参阅《通典‧职官十四》。
        司马懿: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追封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懿为晋宣帝。
        司陛:    指帝王出入时担任清道警戒的侍卫。    ▶ 《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元会大飨歌皇夏》: “司陛整跸, 式道先驰。”
        司马昭之心:    sī mǎ zhāo zhī xīn 【解释】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示例】清·梁启超《新民论·论民族竞争之大势》:“岂所谓~,路人皆见者耶?”【拼音码】smzz【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故事】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死后,由司马懿和曹爽辅佐曹睿执政。曹睿死,司马懿杀了曹爽,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立曹髦为皇帝。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不把曹髦看在眼里,威胁要封晋公。曹髦气愤不过,说:“司马昭的心,路人所知也。”
        司阶:    负责守卫阶陛。    ▶ 《文选‧张衡<东京赋>》: “郎将司阶, 虎戟交铩。”    ▶ 薛综 注: “言虎贲中郎将, 主夹阶而立。”

其他语言

        司香的俄语:pinyin:sīxiāng управляющий производством курительных свечей (в департаменте церемониальных дел, дин. Цин)

相邻词汇

  1. "司阶"什么意思
  2. "司陛"什么意思
  3. "司隶"什么意思
  4. "司隶章"什么意思
  5. "司非"什么意思
  6. "司马"什么意思
  7. "司马中"什么意思
  8. "司马光"什么意思
  9. "司马懿"什么意思
  10. "司马昭之心"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