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句栉字比 ”。
句比字栉是什么意思
- 见“ 句栉字比 ”。
相关词汇
- 句: jù ㄐㄩˋ1)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子。~法。2)量...
- 比: bǐ ㄅㄧˇ1)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赛。~附。对~。评~。...
- 字: zì ㄗˋ1)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汉~。~符。~母。~典。~句。...
- 栉: (櫛)zhì ㄓˋ1)梳子和篦子的总称,喻像梳齿那样密集排列着:~比。...
- 句3比字栉: 见“句3栉字比”。
- 句法: jùfǎ①句子的结构方式:这两句诗的~很特别。②语法学中研究词组和句子的组织的部分。
- 句欘: 古代削木之器。 ▶ 《周礼‧考工记‧车人》“一宣有半谓之欘” 汉 郑玄 注: “欘, 斫斤, 柄长二尺。 ▶ 《尔雅》曰: ‘句欘谓之定。 ’”今本《尔雅‧释器》作“斪斸”。 ▶ 郭璞 注: “锄属。” ▶ 陆德明 释文: “句, 音劬。 又音俱。”
- 句注: 山名。 在今 山西 代县 北, 为古代九塞之一。 ▶ 《吕氏春秋‧有始》: “何谓九塞? 大汾 、 冥厄 、 荆阮 、 方城 、 淆 、 井陉 、 令疵 、 句注 、 居庸 。” ▶ 高诱 注: “ 句注 在 雁门 。” ▶ 《史记‧张仪列传》: “﹝ 赵襄子 ﹞欲并 代 , 约与 代王 遇于 句注 之塞。” ▶ 张守节 正义: “ 句注山 在 代州 也。” ▶ 唐 薛思渔 《河东记》: “ 句注 以山形句转, 水势注流而名, 亦曰 陉岭 。” ▶ 清 赵进美 《太原》诗: “天清 句注 连云起, 木落 汾河 抱郭流。”
- 句检: 考察。 ▶ 唐 官吏考绩, 有四善二十七最的名目。 其十七为“句检之最”。 ▶ 《新唐书‧百官志一》: “善状之外有二十七最……十七曰明于勘覆, 稽失无隐, 为句检之最。” ▶ 《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四年》: “ 异 句检簿籍, 又精于 巽 , 卒获其用。”
- 句注山: 亦作陉岭、雁门山、西陉山,在今山西代县北。
- 句格: 句子的格式。 ▶ 宋 苏轼 《戏和正甫一字韵》: “改更句格各蹇吃, 姑因狡狯加间关。” ▶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 “盖乐府犹有句格可寻, 而古诗全无兴象可执, 此其异也。”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 “又有行书一段, 剥落残缺。 玩其句格, 似是一词。”
- 句点: jùdiǎn句号。
- 句校: 查考校核。 ▶ 宋 叶适 《上孝宗皇帝札子》: “以奔趋官簿为阀阅, 以句校朱墨为详练。” ▶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康定元年》: “﹝ 郑戬 ﹞句校三司出入, 得羡钱四百万缗。”
- 句烈: 古代土地面积单位。 ▶ 《大戴礼记‧主言》: “布指知寸, 布手知尺, 舒肘知寻, 十寻而索, 百步而堵, 三百步而里, 千步而井, 三井而句烈, 三句烈而距。” ▶ 孔广森 补注: “《书大传》曰: 八家为邻, 三邻为朋, 三朋为里。 古者分田, 八家同井。 三井, 一朋之田也。 三句烈, 一里之田也。”
- 句栏: 亦作“句拦”。 亦作“句阑”。 1. 栏干。 ▶ 五代 齐己 《送僧归南岳》诗: “岩猿应认得, 连臂下句栏。” ▶ 《广韵‧平寒》: “拦, 阶际木句拦。 亦作‘阑’。” 2. 宋 元 伎乐演剧的场所。 因四周有栏干围场, 故名。 ▶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倡》“句栏”: “《丹铅录》: 宋 世以来, 名教坊为‘句栏’。”参见“ 勾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