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和应对。 ▶ 《后汉书‧陈忠传》: “入则参对而议政事, 出则监察而董是非。” ▶ 宋 苏轼 《谢监司启》: “烦歊尚炽, 参对未期。” 参: (參)cān ㄘㄢˉ1)加入在内:~加。~与。~政。~赛。~议。2)相...对: (對)duì ㄉㄨㄟˋ1)答,答话,回答:~答如流。无言以~。2)朝着...参寻: 犹寻访。 ▶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 “由来钝呆寡参寻, 况是儒官饱闲散。” ▶ 宋 秦观 《上巳日诏赐宴集》诗之二: “ 宜秋门 外喜参寻, 豪竹哀丝发妙音。” ▶ 明 李贽 《答李见罗先生书》: “每念才弱质单, 独力难就, 恐遂为门下鄙弃, 故往往极意参寻, 多方选胜, 冀或有以赞我者, 而讵意学者之病又尽与某相类耶!” 赵朴初 《菩萨蛮》词: “我来今四度, 没个参寻处。” 参寮: 见“ 参僚 ”。 参将: 武官名。 ▶ 明 置, 位次于总兵、副总兵。 ▶ 清 因之, 位次于副将。 凡参将之为提督及巡抚统理营务的, 称提标中军参将、抚标中军参将。 参阅《明史‧职官志五》、《清文献通考‧职官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