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步之内,自有芳草
- 拼音:shí bù zhī nèi ,zì yǒu fāng cǎo
- 注音:ㄕㄧˊ ㄅㄨˋ ㄓㄧ ㄣㄟˋ ,ㄗㄧˋ ㄧㄡˇ ㄈㄤ ㄘㄠˇ
词语解释
- 见“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京剧《将相和》第五场:“老将军,岂不知,十步之内,自有芳草。”
- 十步之内, 自有芳草: 见“ 十步之内, 必有芳草 ”。 京剧《将相和》第五场: “老将军, 岂不知, 十步之内, 自有芳草。”
- 十步之内, 必有芳草: 汉 刘向 《说苑‧谈丛》: “十步之泽, 必有香草;十室之邑, 必有忠士。”后因以“十步之内, 必有芳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 《隋书‧炀帝纪上》: “方今宇宙平一, 文轨攸同, 十步之内, 必有芳草, 四海之中, 岂无奇秀!”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 “我不禁暗暗称奇, 不料这荜门圭窦中, 有这等明理女子, 真是‘十步之内, 必有芳草’。” ▶ 《解放日报》1942.8.26: “‘十步之内, 必有芳草’, 广大群众是人才的源泉。”亦作“ 十步之内, 自有芳草 ”。
- 十步芳草: shí bù fāng cǎo 【解释】芳草:香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出处】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汉·王符《潜夫论·实贡》:“夫十步之间,必有茂草;十室之邑,必有俊士。”【拼音码】sbfc
- 七步之才: qī bù zhī cái 【解释】形容才思敏捷。【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拼音码】qbzc【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比喻人才思敏捷【故事】三国时期,曹操的小儿子曹植才思敏捷,文笔隽美,深受曹操的喜欢。他的哥哥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魏朝做了皇帝,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曹植作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六合之内: liù hé zhī nèi 【解释】六合:天地及东南西北。指天下。【出处】《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存。”【拼音码】lh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