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保
基本解释:再保险。
- 分俵: 亦作“分裱”。 分施;分给。 ▶ 宋 朱彧《萍洲可谈》卷二: “ 董 为饭以食饥者, 又为糗饵与小儿辈。 方罗列分俵, 饥人如墙而进, 不复可制。” ▶ 《水浒传》第三十回: “ 施恩 又取三二十两银子, 分俵与众小牢子。” ▶ 明 徐复祚《一文钱》第四出: “娘子, 我如今唤掌家的出来, 把家私尽行分裱, 馀下来与你大家受用。” ▶ 茅盾 《秋收》三: “镇上的商会筹措一百五十担米交给村长去分俵。”
- 分例: 1. 常规。 ▶ 《水浒传》第十九回: “﹝ 朱贵 ﹞忙叫酒保安排分例酒来。” 2. 指按定例发放的钱物。 ▶ 《元史‧世祖纪七》: “ 杭 、 苏 、 嘉兴 三路办课官吏, 额外多取分例, 今后月给食钱, 或数外多取者罪之。” ▶ 《红楼梦》第三六回: “如今太太屋里有四个大的, 一个月一两银子的分例。”
- 分儿: 1. 部分。 ▶ 《红楼梦》第二一回: “ 凤姐 又道: ‘可多甚么?’ 平儿 笑道: ‘不少就罢了, 那里还有多出来的分儿。 ’” 2. 犹言成分。 ▶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公子此时意乱如麻, 只有答应的分儿, 也不及和那些人置辩。” ▶ 洪深 《赵阎王》第三幕: “多怕是活的分儿少, 死的分儿多啦!” 3. 程度;地步。 ▶ 《红楼梦》第一○五回: “ 贾母 笑道: ‘ 凤丫头 病到这个分儿, 这张嘴还是那么尖巧!’” ▶ 《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 “到了闹到这个分儿上, 算闹到头儿了。” 4. 犹言地位。 ▶ 田汉 《苏州夜话》: “我们母女在他家简直没有说话的分儿了。”
- 分体: 生物学上指在无性生殖中, 亲体直接分裂为两个个体。
- 分光: 1. 分享别人的烛光。 指得人之惠而不费人之财。 ▶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臣闻贫人女与富人女会绩;贫人女曰: ‘我无以买烛, 而子之烛光幸有馀, 子可分我馀光, 无损子明而得一斯便焉。 ’” 2. 形容极短的时光。 ▶ 南朝 宋 鲍照 《观漏赋》: “抚寸心而未改, 指分光而永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