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礼记‧学记》: “善待问者如撞钟, 叩之以小者则小鸣, 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待其从容, 然后尽其声。” ▶ 孔颖达 疏: “从读为舂者, 舂谓击也, 以为声之形容。 言钟之为体, 必待其击, 每一舂而为一容, 然后尽其声。 善答者亦待其一问, 然后一答, 乃尽说义理也。”后因以“击叩”喻发问求解。 ▶ 南朝 梁武帝 《撰<孔子正言>竟述怀诗》: “孤陋乏多闻, 独学少击叩。” 2. 见“ 击扣 ”。 击: (擊)jī ㄐㄧˉ1)敲打,或做类似敲打的动作:~打。~鼓。~中(zh...叩: kòu ㄎㄡˋ1)敲打:~击。~门。~关(a.入国求见;b.攻打关门;...击咎: 古代称土星散变后的天体之一。 ▶ 《晋书‧天文志中》: “《河图》云: ‘……填星散为五残、狱汉、大贲、昭星、绌流、旬始、蚩尤、虹霓、击咎、黄彗。 ’” 击发: jīfā射击时用手指扳动扳机。击咢: 击鼓而歌。 ▶ 唐 柳宗元 《唐故万年令裴府君墓碣》: “谣舞击咢, 纤屑促密, 皆曲中节度。”集注引 孙汝听 曰: “咢, 亦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