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 冯夷 。
▶ 唐 无名氏 《河东记‧韦浦》: “ 冯六郎 , 名 夷 , 即 河伯 。”参见“ 冯夷 ”。
- 冯: (馮)féng ㄈㄥˊ1)姓。(馮)píng ㄆㄧㄥˊ1)古同“凭”,...
- 六郎: 1. 《旧唐书‧杨再思传》: “ 易之 之...
- 六郎: 1. 《旧唐书‧杨再思传》: “ 易之 之弟 昌宗 以姿貌见宠幸, 再思 又谀之曰: ‘人言 六郎 面似莲花; 再思 以为莲花似 六郎 , 非 六郎 似莲花也。 ’其倾巧取媚也如此”。 ▶ 张昌宗 行六, 故云。 后用为咏莲之典实。 ▶ 宋 陆游 《荷花》诗: “犹嫌翠盖红妆句, 何况人言似 六郎 。” ▶ 明 徐渭《红佛桑》诗之一: “都争茜颊堪千镒, 谁问莲花似 六郎 。” ▶ 鲁迅 《秋夜有感》诗: “何来酪果供千佛, 难得莲花似 六郎 。” 2. 宋 杨继业 之六子 杨延昭 英勇善战, 在边防二十馀年, 屡挫 契丹 兵将, 人称 杨六郎 。 详见《宋史》本传。
- 冯内古特: [Vonnegut, Kurt, Jr.](1922.11.11,美国 印第安纳州 印第安纳波里~) 美国小说家。曾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被德军俘虏。在盟军空袭德累斯顿时幸免于难,后来将此经历表现在《第五号屠宰场》(1969;1972年拍成影片)。他的悲观讽刺小说以科幻虚构方式突出20世纪文明的恐怖与反常。著有剧本《旺达·琼,生日快乐》(1970)及几部短篇小说集,其中主要为《欢迎来到猴子屋》(1968)。其他小说有《自动钢琴》(1952)、《猫的摇篮》(1963)、《胜利者的早餐》(1973)、《加拉珀戈斯》(1985)、《霍克斯波克思》(1990)和《时震》(1997)。
- 冯公老: 亦作“冯2唐易老”。 唐 陈子昂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诗: “未及 冯公 老, 何惊 孺子 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