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鼓的俗称。 ▶ 唐 时设置在京城街道的警夜鼓。 ▶ 《新唐书‧马周传》: “先是, 京师晨暮传呼以警众, 后置鼓代之, 俗曰‘鼕鼕鼓’。” ▶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 “京师街衢置鼓于小楼之上, 以警昏晓。 ▶ 太宗 时, 命 张公 洎 制坊名, 列牌于楼上。 按 唐 马周 始建议置鼕鼕鼓, 惟两京有之。 后 北都 亦有鼕鼕鼓, 是则京都之制也。” 冬冬: 象声词。 ▶ 唐 白居易 《初与元九别后...鼓: gǔ ㄍㄨˇ1)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乐(yuè)。~角...冬鼓: 谓击街鼓的声音。 ▶ 唐 杜牧 《闺情代作》诗: “遥望戍楼天欲晓, 满城鼕鼓白云飞。” 冬冬: 象声词。 ▶ 唐 白居易 《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怅然感怀因以此寄》诗: “觉来未及说, 叩门声冬冬。” ▶ 宋 陆游 《二月二十四日作》诗: “棠梨花开社酒浓, 南村北村鼓冬冬。” ▶ 刘半农 《敲冰》诗: “冬冬不绝的木槌声, 便是精神进行的鼓号么?” 冬冬声: dōngdōngshēng[roll] 一种快速而有规则的延续击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