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名权
基本解释:在某种事物前面加上自己名号的权利:取得本次赛事的~|这家公司获得新立交桥的~。
- 冠场: 盖过一同考试的人。 ▶ 清 讴歌变俗人 《经国美谈》第一出: “虎略龙韬久冠场, 他年待把姓名扬。”
- 冠古: 盖过前人或前代。 ▶ 唐 杜甫 《雨》诗: “侍臣书王梦, 赋有冠古才。” ▶ 宋 辛弃疾 《洞仙歌‧旧交贫贱》词: “任掀天事业, 冠古文章, 有几个笙歌晚岁。” ▶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 “先生此论, 实具冠古之识, 并非大言欺人。”
- 冠剑: 古代官员戴冠佩剑, 因以“冠剑”指官职或官吏。 ▶ 南朝 梁 江淹 《到主簿日事诣右军建平王》: “常欲永辞冠剑, 弋钓畎壑。” ▶ 宋 司马光 《楚宫行》: “满朝冠剑东方明, 宫门未启君朝醒。”
- 冠婚: 亦作“冠昏”。 1. 指冠礼与婚礼, 《礼记》各有专篇记述。 亦指其篇名。 ▶ 《大戴礼记‧保傅》: “《春秋》之元, 《诗》之《关雎》, 《礼》之《冠》《婚》, 《易》之乾巛, 皆慎始敬终云尔。” ▶ 唐 司空图 《唐宣州王公行状》: “礼法冠昏, 著于雅族。” 2. 谓行加冠、结婚礼。 ▶ 《西京杂记》卷四: “儿真幼矣, 白太后, 未可冠婚之。”
- 冠凫: 传说由石首鱼变成的野鸭。 ▶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鸟兽草木》: “石首鱼, 至秋化为冠凫, 头中犹有石也。” ▶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一》: “ 韦昭 《春秋外传》注曰: ‘石首成凫。 凫, 鸭也。 ’《吴地志》亦云: ‘石首鱼, 至秋化为冠凫。 ’今海滨石首, 至今未闻有化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