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
- 拼音:guān yú liǎng zhǒng shì jiè tǐ xì de duì huà
- 注音:ㄍㄨㄢ ㄧㄩˊ ㄌㄧㄤˇ ㄓㄨㄙˇ ㄕㄧˋ ㄐㄧㄝ ˋ ㄊㄧˇ ㄒㄧˋ ㄉㄜ ㄉㄨㄟˋ ㄏㄨㄚˋ
词语解释
书名。伽利略著。1624年撰写,1632年出版。书中用三人对话的体裁为哥白尼的日心说作辩护,指出托勒玫地心说的错误,并对教皇和主教隐含嘲讽。为此,该书出版六个月后即被罗马教廷勒令停售,伽利略本人也于1633年被罗马宗教裁判所判处终身监禁。
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是什么意思
相关词汇
- 关于: guānyú①介词,引进某种行为的关系者,组成介词结构做状语:~兴修水利,上级已经做了指示。②介词,引进某种事物的关系者,组成介词结构做定语(后面要加‘的’),或在‘是…的’式中做谓语:他读了几本~政治经济学的书丨今天在厂里开了一个会,是~爱国卫生运用的。‖表示关涉,用‘关于’不用‘对于’,如:~织女星,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指出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如:对于文化遗产,我们必须进行研究分析。兼有两种情况的可以用‘关于’,也可以用‘对于’,如~(对于)订立公约,大家都很赞成。b)‘关于’有提示性质,用‘关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可以单独作文章的题目,如:~人生观丨~杂文。用‘对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只有跟名词组成偏正词组,才能作题目,如:对于百花齐放政策的认识。
- 对话: duìhuà①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多指小说或戏剧里的人物之间的):精彩的~ㄧ~要符合人物的性格。②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或谈判:两国开始就边界问题进行~ㄧ领导和群众经常~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
- 的对: 贴切的对句。 ▶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 寇莱公 在中书, 与同列戏云: ‘水底日为天上日。 ’未有对。 而会 杨大年 适来白事, 因请其对, 大年 应声曰: ‘眼中人是面前人。 ’一坐称为的对。” ▶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不可参以异代》: “尝有人面称公诗‘自喜田园归 五柳 , 最嫌尸祝扰庚桑’之句, 以为的对。” ▶ 明 胡应麟 《诗薮‧闰馀中》: “盖 太液 切冰, 长杨 切柳, 本天生的对。” ▶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枯松太保》: “独 王宗裕 立枯松下, 未尝自言。 时人谓之‘枯松太保’, 与 冯异 称‘大树将军’, 可谓的对。”
- 体系: tǐxì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防御~│工业~│思想~。
- 世界: shìjiè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观│~之大,无奇不有。②佛教用语,指宇宙:大千~。③地球上所有地方:~各地│周游~。④指社会的形势、风气:现在是什么~,还允许你不讲理?⑤领域;人的某种活动范围:内心~│主观~│科学~│儿童~。
- 工业体系: 一个国家独立地发展现代化工业所必须具备的、相互联系的工业整体。 主要包括冶金、电力、燃料、电子、化工、机器制造、国防和纺织、食品等完整的工业部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交通运输事业。
- 思想体系: sīxiǎngtǐxì①成体系的思想。②意识形态。
- 一世界: 犹言到处, 满地。 ▶ 《荡寇志》第七五回: “走进房来, 只见 丽卿 已齁齁的睡着, 东西丢了一世界。”
- 世界时: shìjièshí以本初子午线所在时区为标准的时间。世界时用于无线电通讯和科学数据记录,以便各国取得一致。也叫格林尼治时间。
- 世界观: shìjièguān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也叫宇宙观。
- 世界语: Shìjièyǔ指1887年波兰人柴门霍夫(Ludwig Lazarus Zamenhof)创造的国际辅助语,语法比较简单。
- 大世界: 上海市 的著名游乐场。 1917年创办。 内设许多小型剧场, 分演各种戏剧、曲艺、杂技、电影及进行其他游艺活动。 ▶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剪报一斑>拾遗附文》: “今年 上海 发生了 马振华 投江一事, 则大世界小世界都有《马振华》文明戏了。”
- 娑婆[世界]: suōpó[shìjiè][梵sahā] 佛教指释迦牟尼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的总称。‘娑婆’意为能忍受。
- 小世界: xiǎoshìjiè[worldlet] 局部天地
- 新世界: 1. 新社会。 ▶ 毛泽东 《事情正在起变化》: “资产阶级和曾经为旧社会服务过的知识分子的许多人总是要顽强地表现他们自己, 总是留恋他们的旧世界, 对于新世界总有些格格不入。” 2. 比喻未经见的新奇或新颖的境界。 ▶ 《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 “才得睡着, 便恍惚间出了书房, 来到街头, 只见憧憧扰扰, 眼前换了一番新世界。” 3. 新大陆。 ▶ 梁启超 《新民说(续)‧论自尊》: “ 美国 人自尊之言曰: 旧世界者, 腐败陈积之世界也。 其有清新和淑之气者, 惟我新世界。”
- 满世界: mǎnshì jie〈方〉到处:你这孩子在家干点儿什么不好,~瞎跑什么?
- 闯世界: chuǎng shìjiè指奔走四方,流浪谋生:他年轻时就跟着叔叔外出~。
- 饱世界: 方言。 指好收成。 ▶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 “有一年, 我到 华容 去作田, 收了一个饱世界, 只差一点, 要做富农了。”
- 三个世界: 指超级大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 邓小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团长在联大特别会议上的发言》: “从国际关系的变化看, 现在的世界实际上存在着互相联系又互相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个世界。 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 是第三世界。 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
- 三千世界: 1. “ 三千大千世界 ”的省称。 ▶ 南朝 陈 徐陵《孝义寺碑》: “方使三千世界, 百亿须弥, 同望飞轮, 共禀玄德。” ▶ 《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 “长老曰: ‘老僧今年胆大, 黄龙山下扎寨;袖中扬起金锤, 打破三千世界。 ’”详“ 三千大千世界 ”。 2. 泛指宇宙。 ▶ 唐 刘禹锡 《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诗: “二入笙歌云幕下, 三千世界雪花中。”详“ 三千大千世界 ”。
- 世界市场: shìjièshìchǎng国际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市场的总称。
- 中千世界: 佛家语。 佛经谓合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 合一千个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 参见“ 三千大千世界 ”。
- 内心世界: 指人的思想感情, 思想境界。 ▶ 叶圣陶 《我钦新凤霞》: “她能揣摩各种人物随时随地的内心世界, 真够得上说体贴入微了。” ▶ 秦牧 《艺海拾贝‧核心》: “只有思想达到一定水平的人, 才能够识英雄重英雄, 了解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
- 十方世界: 佛教谓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 ▶ 《无量寿经》卷下: “佛告 阿难 , 无量寿佛 威神无极, 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 莫不称叹。” ▶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衣和庵主》: “ 衣和庵主 , 苏州 昆山 人也……有四偈, 《咏藤龛》偈云: ‘十方世界目前宽, 抛却 云庵 过别山。 ’”亦省作“ 十方界 ”。 ▶ 宋 陈师道 《观音菩萨画赞》之二: “愿我众生, 从闻反原;尽十方界, 一观世音。” ▶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第九章四》: “既瞬息不留, 则一念初起, 遍十方界, 所有众生, 成佛已竟。”
- 华严世界: 佛教语。 法身佛 毗卢遮那 的净土。 以大莲花中包藏微尘数的世界, 故名。 见《华严经》卷八。 ▶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八: “一滴水就是一个须弥世界;一只苍蝇的眼睛, 也是一个华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