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亭春是什么意思

  • 宋 代官酿酒名。
       ▶ 宋 陆游 《湖上今岁游人颇盛戏作》诗之四: “台府官醅岁岁新, 兰亭春胜 镜湖 春。”亦省称“ 兰亭 ”。
       ▶ 宋 陆游 《兰亭道上》诗之三: “兰亭酒美逢人醉, 花坞茶新满市香。”自注: “兰亭, 官酤名也。”
  • 兰亭:      1.  亭名。 在 浙江省 绍兴市 西南之 ...
  • :    chūn ㄔㄨㄣˉ1)一年的第一季:~季(农历正月至三月)。~节。~色...
  • 兰亭:      1.  亭名。 在 浙江省 绍兴市 西南之 兰渚山 上。    ▶ 东晋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 王羲之 之 谢安 等同游于此, 羲之 作《兰亭集序》。    2.  指《兰亭帖》。    ▶ 唐 李约 《萧子云飞白萧字赞序》: “比获《兰亭》之书, 世情观之, 未若野人之块, 不阙于世, 在世为无用之物, 苟适余意, 于余则有用已多。”    ▶ 宋 陆游 《太平时》词: “临罢《兰亭》无一事, 自修琴。”    ▶ 明 陶宗仪 《<兰亭集>刻》: “《兰亭》一百一十七刻, 装褫作十册, 乃 南宋 理宗 内府所藏, 每版有内府图书钤缝玉池上, 后归 贾平章 。”    ▶ 郁达夫 《寄映霞》诗之二: “欲撰 西泠 才女传, 苦无椽笔写《兰亭》。”    3.  见“ 兰亭春 ”。
  • 兰亭帖:    又称《禊帖》、《兰亭集序帖》。 著名的行书法帖。    ▶ 东晋 王羲之 书。    ▶ 穆帝 永和 九年, 三月上巳, 羲之 和 谢安 、 孙绰 等修禊于 山阴 (今 浙江 绍兴 ) 兰亭 , 临流赋诗, 羲之 草序, 用蚕茧纸、鼠须笔书之。 书法遒媚劲健, 绝代更无, 为 隋 唐 诸家师法。 惜 唐 宋 两代, 真本已亡。 临摹本甚多, 以 欧阳询 的“定武本”、 褚遂良 的“神龙本”颇能近真。 此外摹写翻刻者多至数十百, 而善本鲜见。    ▶ 宋 王安石 《用前韵寄蔡天启》: “谁珍 坛山 刻, 共赏《兰亭帖》。”
  • 兰亭序:    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 行书法帖。    ▶ 东晋 穆帝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 王羲之 与 谢安 、 孙绰 等四十一人, 在 山阴 (今 浙江 绍兴 ) 兰亭 “修禊”, 会上各人作诗, 并由 羲之 作序。 法帖相传之本, 共二十八行, 三百二十四字。    ▶ 唐 时为 太宗 所得, 推为 王 书代表, 曾命 赵模 等钩摹数本, 分赐亲贵近臣。    ▶ 太宗 死, 以真迹殉葬。 存世 唐 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石刻首推“定武本”。

相关词汇

        兰亭:      1.  亭名。 在 浙江省 绍兴市 西南之 ...
        :    chūn ㄔㄨㄣˉ1)一年的第一季:~季(农历正月至三月)。~节。~色...
        兰亭:      1.  亭名。 在 浙江省 绍兴市 西南之 兰渚山 上。    ▶ 东晋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 王羲之 之 谢安 等同游于此, 羲之 作《兰亭集序》。    2.  指《兰亭帖》。    ▶ 唐 李约 《萧子云飞白萧字赞序》: “比获《兰亭》之书, 世情观之, 未若野人之块, 不阙于世, 在世为无用之物, 苟适余意, 于余则有用已多。”    ▶ 宋 陆游 《太平时》词: “临罢《兰亭》无一事, 自修琴。”    ▶ 明 陶宗仪 《<兰亭集>刻》: “《兰亭》一百一十七刻, 装褫作十册, 乃 南宋 理宗 内府所藏, 每版有内府图书钤缝玉池上, 后归 贾平章 。”    ▶ 郁达夫 《寄映霞》诗之二: “欲撰 西泠 才女传, 苦无椽笔写《兰亭》。”    3.  见“ 兰亭春 ”。
        兰亭帖:    又称《禊帖》、《兰亭集序帖》。 著名的行书法帖。    ▶ 东晋 王羲之 书。    ▶ 穆帝 永和 九年, 三月上巳, 羲之 和 谢安 、 孙绰 等修禊于 山阴 (今 浙江 绍兴 ) 兰亭 , 临流赋诗, 羲之 草序, 用蚕茧纸、鼠须笔书之。 书法遒媚劲健, 绝代更无, 为 隋 唐 诸家师法。 惜 唐 宋 两代, 真本已亡。 临摹本甚多, 以 欧阳询 的“定武本”、 褚遂良 的“神龙本”颇能近真。 此外摹写翻刻者多至数十百, 而善本鲜见。    ▶ 宋 王安石 《用前韵寄蔡天启》: “谁珍 坛山 刻, 共赏《兰亭帖》。”
        兰亭序:    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 行书法帖。    ▶ 东晋 穆帝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 王羲之 与 谢安 、 孙绰 等四十一人, 在 山阴 (今 浙江 绍兴 ) 兰亭 “修禊”, 会上各人作诗, 并由 羲之 作序。 法帖相传之本, 共二十八行, 三百二十四字。    ▶ 唐 时为 太宗 所得, 推为 王 书代表, 曾命 赵模 等钩摹数本, 分赐亲贵近臣。    ▶ 太宗 死, 以真迹殉葬。 存世 唐 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石刻首推“定武本”。
        定武兰亭:    《〈兰亭序〉帖》石刻名。    ▶ 唐太宗 喜 晋 王羲之 父子书法, 得《兰亭序》真迹, 命人临拓, 刻于学士院。    ▶ 五代 梁 时移置 汴都 , 后经战乱而遗失, 北宋 庆历 间发现, 置于 定州 州治。    ▶ 大观 中, 徽宗 命取其石, 置于 宣和殿 。    ▶ 北宋 亡, 石亦散失不传。    ▶ 定州 在 宋 时属 定武军 , 故称此石刻及其拓本为“定武兰亭”或“定武石刻”。 其拓本简称“定本”。 一说《〈兰亭序〉帖》原本为 唐 人所作, 非 王羲之 书。 参阅 宋 桑世昌 《兰亭考》、 郭沫若 等《兰亭论辨》。
        玉枕兰亭:    《兰亭》帖的一种。    ▶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玉枕兰亭》: “今人熟闻《玉枕兰亭》之名, 而不知其有三本: 其一见《太清楼帖序》云: 唐文皇 使率更令以楷法摩《兰亭》藏枕中, 名《玉枕兰亭》。 其二, 则 宋 政和 间, 营缮 洛阳 宫阙, 内臣见役夫所枕小石有刻画, 视之, 乃《兰亭序》, 只存数十字。 其三则 贾秋壑 使 廖莹中 以灯影缩小, 刻之 灵壁 石者。”
        兰亭集序: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 《兰亭集序》 、《临河序》、 《禊序》和《禊贴》行书法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   《兰亭序》与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苏轼《寒食帖》并称三大行书书法帖。后人在研究其书法艺术时赞誉颇多:“点画秀美,行气流畅”,“清风出袖,明月入怀”,“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确实如此,传说王羲之以后也曾再书《兰亭序》,但均逊色于原作,所以《兰亭序》原稿一直为王羲之视为传家之宝,为王氏后代收藏,传至王羲之第七代时被唐太宗李世民“骗”入朝廷,唐太宗得《兰亭序》后,曾诏名手赵模、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钩摹数个乱真副本,分赐亲贵近臣,之后民间也广为临摹,但无一胜过王的原作,所以《兰亭序》真迹被唐太宗视为稀世珍品而最终殉葬,这更让后世对《兰亭序》原作崇敬不已,冠以中国书法第一帖的美名实在无可争议。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题解】浙江绍兴西南渚山上的兰亭,周围环境优美,风景宜人。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当时名士谢安、孙绰以及本家子侄凝之、献之等四十一人宴集于兰亭,饮酒赋诗,各抒怀抱。羲之除赋诗二首外,事后并为诗集写了这篇序。序文生动而形象地记叙了这次集会的盛况和乐趣,抒发了盛事不常、人生短暂的感慨。在玄学盛行、崇尚清谈的东晋,王羲之能反对“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可谓独标一帜。本文斥老庄“一死生”、“齐彭殇”为“虚诞”、“妄作”,也在一定程度上表露出不甘虚度岁月的积极进取意向。南朝初期,雕辞琢句的骈文已逐渐风行,这篇序文不追求华丽的辞藻,自辟蹊径,叙事状景,清新自然,抒怀写情,朴实深挚,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一致。 【文章赏析】 《兰亭集序》,又题为《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此序受石崇《金谷诗序》影响很大,其成就又远在《金谷诗序》之上。 文章首先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接着描绘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先写崇山峻岭,渐写清流激湍,再顺流而下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结合。然后再补写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轻扬的春风,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万物。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畅达。兰亭宴集,真可谓“四美俱,二难并”。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合必有别离,所谓“兴尽悲来”当是人们常有的心绪,尽管人们取舍不同,性情各异。刚刚对自己所向往且终于获致的东西感到无比欢欣时,但刹那之间,已为陈迹。人的生命也无例外,所谓“不知老之将至”(孔子语)、“老冉冉其将至兮”(屈原语)、“人生天地间,奄忽若飙尘”(《古诗十九首》),这不能不引起人的感慨。每当想到人的寿命不论长短,最终归于寂灭时,更加使人感到无比凄凉和悲哀。如果说前一段是叙事写景,那么这一段就是议论和抒情。作者在表现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生命的向往和执着的热情。 魏晋时期,玄学清谈盛行一时,士族文人多以庄子的“齐物论”为口实,故作放旷而不屑事功。王羲之也是一个颇具辩才的清谈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王羲之与一般谈玄文人不同。他曾说过:“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篇》)在这篇序中,王羲之也明确地指斥“一死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这就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 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语言流畅,清丽动人,与魏晋时期模山范水之作“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篇》)迥然不同。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以短句为主,在散句中参以偶句,韵律和谐,乐耳动听。
        兰伯特:    [Rambert, Marie]原名西维亚·兰巴姆(Cyvia Rambam)。(1888.2.20,俄罗斯帝国 波兰 华沙~1982.6.12,英格兰 伦敦)舞蹈, 波兰裔英国芭蕾舞制作人和导演。她师从E.雅克-达尔克罗兹,后在俄罗斯芭蕾舞团教授韵律舞蹈,从而影响了V.尼任斯基绚丽的舞蹈编排。她继续向E.切凯蒂(1850~1928)学习,并使用他的方法在1920年建立了一家芭蕾舞学校。她在1930年协助成立了卡玛戈学会,1935年建立了芭蕾舞俱乐部(后来的兰伯特芭蕾舞团)。她鼓励新的舞蹈编导如F.阿什顿,并支持新生的舞蹈演员和舞台设计,帮助建立起英国芭蕾舞的重要地位。她的芭蕾舞团在1987年被更名为兰伯特舞蹈公司,至今仍在继续演出。
        兰兆:    生男孩的预兆。    ▶ 唐 骆宾王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诗: “离前吉梦成兰兆, 别后啼痕上竹生。”参见“ 兰梦 ”。
        兰克:    [Rank, J(oseph) Arthur](1888.12.22/23,英格兰 约克郡 赫尔~1972.3.29,汉普郡 温切斯特) 英国电影发行人和制片人。1935年他的英国全国电影公司制作了第一部商业电影。同年他和C.伍尔夫创办电影发行总公司,代理环球影片公司在英国的影片发行业务。1941年兰克已拥有英国三大电影院联号中的两个。1946年组建的兰克机构的,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控制着英国的影片制作。1946~1962年担任兰克组织公司主席,1962~1972年担任董事长。60年代后期该机构由电影事业转而经营旅馆及其他有利可图的企业。2、Ranke, Leopold von 原名利奥波德·兰克(Leopold Ranke)。(1795.12.21,萨克森 图林根 维厄~1886.5.23,柏林)史学与历史事件, 德国历史学家。1825~1871年在柏林大学任教。受B.G.尼布尔使用科学方法进行历史研究的启发,他主张基于对原始资料的文献学和符合原文的考据而进行客观写作。他的学术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他是建立历史讨论会的第一人)对西方历史的编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有许多著述,涉及许多论题,是对欧洲国家和政治历史一些特殊历史时期的详尽记述,但和他所采用的原始数据一样,相对来说,他很少关注社会和经济力量。
        兰交:    《易‧系辞上》: “二人同心, 其利断金;同心之言, 其臭如兰。”后因称知心朋友为“兰交”。    ▶ 唐 卢照邻 《五悲‧悲今日》: “兰交永合, 松契长并。”    ▶ 唐 孟郊 《乙酉岁舍弟扶侍归义兴庄居后独止舍待替人》诗: “兰交早已谢, 榆景徒相迫。”
        兰兹:    [Land's End]英格兰康沃尔郡最西端的半岛。其尖端是英格兰的最西南点,与传统上认为是大不列颠最北端的约翰奥格罗茨距离约1,400千米。近海有不少危险的礁石,其中一组礁石离陆地不到2千米,有朗希普灯塔作为标志。
        :    (蘭)lán ㄌㄢˊ1)指“兰草”和“兰花”:~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2)古书上指“木兰”。3)古同“栏”,家畜圈(juàn)。4)古同“斓”,斑斓。5)姓。·参考词汇:orchid orchis兰质薰心 阿兰若 兰质蕙心 春兰秋菊 类兰若 芝兰 桂子兰孙 芳兰竟体 蕙损兰摧 吹气如兰 佩兰 蕙心兰质 谢庭兰玉 建兰 白兰 沅芷湘兰 蕙折兰摧 芝兰玉树 金兰之友 伊斯兰教历 玉兰片 谢兰燕桂 君子兰 兰室 兰艾同焚 兰章 白兰地 紫罗兰 兰艾难分 采兰赠药 义结金兰 兰草 兰舟 可兰经 兰玉 金兰 兰花 龙舌兰 春兰 迁兰变鲍 兰花指 采兰赠芍 蕙质兰心 絮果兰因 披榛采兰 格陵兰 兰情蕙性 金兰之契 盂兰盆会 兰闺 沅茝醴兰 吹气胜兰 马兰 玉兰 古兰经 芄兰 兰因絮果 兰摧玉折 桂折兰摧 兰心蕙性 契若金兰 沅芷澧兰 兰桂齐芳 吊兰 兰谱 贺兰山 兰薰桂馥 木兰 伊斯兰教 泽兰 摧兰折玉 兰若 兰州

相邻词汇

  1. "兰"什么意思
  2. "兰交"什么意思
  3. "兰亭"什么意思
  4. "兰亭帖"什么意思
  5. "兰亭序"什么意思
  6. "兰亭集序"什么意思
  7. "兰伯特"什么意思
  8. "兰兆"什么意思
  9. "兰克"什么意思
  10. "兰兹"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